[河南]济渎庙


  济渎庙位于市城区北2公里济水东源处庙街村。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朝廷为祭祀济渎神建庙,又名清源祠。宋、元扩建,至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庙宇扩建到400亩,占地33万余平方米。延至清末,祭祀未断,庙貌不衰。

  庙坐北向南,现存古建筑72间,占地10万余平方米,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现存建筑,在中轴线上有清源洞府门(山门)、清源门、渊德门、寝宫和临渊门,龙亭、灵源阁等;两侧有御香殿、接官楼、玉皇殿和长生阁等。清源洞府门系三间四柱挑山造木牌楼,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古建筑。

  寝宫建于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造,屋坡平缓,斗拱雄巨疏朗,檐柱粗矮,是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临渊门北的济渎池(又名小北海、龙池)和珍珠泉共为济水东源。泉水清澈,遍地涌金。环池亭阁玲珑,古色古香,是珍贵的北方古典园林建筑。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现有宋元明清古建筑三十六座, 北方古典园林一处, 即济水源头“小北海”(济源古“九景”之一),其中,清源洞府门为河南省文物价值最高的木结构牌楼建筑,寝宫为河南省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石勾栏为我国保存唯一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栏干。庙内现存古建筑保存较完好,解放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用“双圈”圈阅的受保护的全国重要古建筑群之一。1964年以来对济渎寝宫、清源洞府门等先后进行修葺。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