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冰]攀冰级别简介


常用有两种系统 --- NEI 和 Scottish Systems (WI System)

最合理的分级系统是加拿大和法国的。这系统使用在加拿大和阿尔卑斯山,这两区的冰攀活动大概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三,美国的攀登者像 Jeff Lowe 也使用这种分级系统,它包含两个数字,像是 II-5。
第一个数字(罗马数字)表示"严重性",它代表偏远度、攀登长度、下降难度、危险程度、路线持续性。"I"是在路旁只有一个绳距,然而"VI"须要丰富高山攀登经验,除非攀登速度快速的顶尖攀登者,否则难免要露宿。
第二个数字(阿拉伯数字)表示"技术等级",代表路线中最难部份的技术难度,垂直状态、确保难易、冰的种类、绳距的持续度也计算在内。"2"代表只须用一支冰斧;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只有一些垂直或几近垂直的路线而且是没有确保的,抑或巨大的悬壁是"7"级的路线。因为这很像 WI 美国系统,这个技术分级也表示成"WI",所以 WI 系统基本上像是技术等级。
这种系统包含相当多的讯息,因为用两种不同形态的难度分级,然而这两者又并非全然无关,换句话说,技术上较容易的路线一般也不需花太多心力。(因为你可以往下攀登)
难度级别:
一级:在路旁短距离的攀登,有安全的确保且容易下降。
二级:一到两个绳距,在交通容易到达的地方,有点小危险,下攀或垂降容易。
三级:低海拔的地方,数个绳距,可能要花数个小时;或是需走路或滑雪一段距 离,要有好的寒地旅游技术;或是偶而会有寒害;通常要用垂降下来。
四级:高海拔多绳距或是在人烟罕至的地方,需要登山及寒地旅游技术,可能遭 受雪崩或落石,下降比较困难可能要利用人工固定点垂降。
五级:高山山壁、距离长的攀登,需要高超的能力和代价,会遭受雪崩或恶劣的 天气,可能要很长距离且难的下降。
六级:高山山壁、多绳距,只有顶尖的攀登者可以一天完成,可能有寒冷高山攀 登的运补问题。
七级:最大且最难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山式攀登(Jeff Lowe的定义)。

苏格兰冰攀分级系统也是与技术等级有关(1到7),对最难的绳距评估,包含遭受到的攀登种类,冰的厚度,冰的外貌像是吊灯、洋菇或凸出的悬壁。
级别难度:
一级:只用冰爪就可以走上去。
二级:单绳距60至70度的冰,包含少量短的陡阶,确保安全。
三级:持续70至80度的冰,通常厚且硬,可能含有短距离的峭壁,但有好的休息 点,确保安全。
四级:持续75至85度的冰,好的确保区零星分布,有少许显著的垂直区,通常冰 质很好,提供良好的保謢。
五级:有很多85至90度冰壁艰苦的绳距,差不多是攀岩5.9所需要的技巧及能力。
六级:非常陡峭,没什么休息处的艰难绳距,常要悬吊着确保,冰质不是顶好, 安全性可疑,需要高技巧,差不多是攀岩5.10。
七级:差不多是垂直的冰壁,非常薄,冰质也不好,不晓得有没有附在岩石上, 保护不易或不能,大约是攀岩5.12的专业技术。


转载自深圳登山探险杂志

攀冰级别简介

攀冰的难度是由有经验的攀登者首次攀登后确定的,其参照物为不随季 节和时间变化的永久性的阿尔卑斯攀登路线。传统的难度划分采用苏格兰难 度系统,分为7个等级:

  1级难度:攀登路线较短,中等难度冰雪坡,坡度低于50度。
  2级难度:攀登路线较长,冰雪坡度大于50度,部分地方有冰、雪或岩石坎。
  3级难度:攀登路线较长,部分地方坡度接近90度。
  4级难度:90度垂直冰壁攀登路线较长,攀登困难,部分地段也可有混合攀登。
  5级难度:攀登路线很长,几乎全是90度垂直冰壁,困难地方非常多,其中有很多混合攀登地形。
  6级难度:攀登路线很长并且大部分是阿尔卑斯永久冰壁和混合攀登,特别困难。
  7级难度:喜马拉雅等高海拔山区及无人涉足的偏远地区。攀登路线长,攀登难度和危险非常大。

  美国登山家杰夫·洛根据这7个等级又划分出永久性冰壁和季节性冰壁。AI为永久性冰壁,WI为季节 性冰壁。当攀登者看到这两种符号之一,就明白自己将要攀的是季节性冰壁还是永久性冰壁。

  虽然攀冰有难度等级,但季节不同、气候不同其攀登难度也会有变化。

  冰壁上的情况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每个攀登者在攀登时,要把攀冰难度再加一级,这样就能确保 完成攀登。

  最后奉告攀冰爱好者在准备攀冰之前,要仔细收集自己将要去的冰壁资料。攀冰一定要做到胆大心 细、戒骄戒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