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尼姑庙里的藏歌


[西北地区]尼姑庙里的藏歌

  这条河只有老人才叫得出名字,偶尔有长途汽车在此停车,售票员会轻声地说∶“尼姑庙到了。”河是远方山上的雪水化成的,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因为有了这条河,才有了山坡上的尼姑庙。

  旷野的风捎来尼姑庙里诵经的歌声,一头脱离牛群的牦牛慢悠悠向小河走去,溅起浅浅的浪花,惊得水中的儿摇摆着跑开。喝足了水的牦牛看见山坡上一群穿着褐红色袈裟的尼姑向河边走来,牦牛知趣地踱着缓步离开了小河。小尼姑看见牦牛欢快摇晃着尾巴,想起在家放牧的日子,忍不住捡起一块小石子向牦牛扔去,牦牛得意地躲闪着跑回牛群。

  河滩前是一片被青草染绿的空坝,尼姑们把冼净的袈裟随意摊晒在草地上,撑开红色的太阳伞挡住正午的太阳,静静地看起书来。红伞把尼姑们的脸映得红彤彤的。

  一辆奥拓车象牦牛一样缓缓驶下了公路,顺着河边碎石路向尼姑庙驶去。车里坐着几个戴墨镜的人,开车的是我,我和我的伙伴们被尼姑庙前高耸入云的经幡旗和辉煌的经堂所吸引。

  河对岸几个放牛的藏族孩子骑着马向河边奔来,有个男孩很夸张地做了个招呼客人的动作。我们学着男孩子的样,可能学得有些走样,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突然,红伞下发出一阵又一阵笑声。循着笑,我无意间发现伞下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直视我的相机镜头。这双眼睛象溪水一样清澈。

  在给大眼睛拍了一张张特写镜头后,我们认识了。她叫卓玛,家在一个偏远县城,家里非常富有,“学藏戏”是她到尼姑庙出家的原因。

[西北地区]尼姑庙里的藏歌

  卓玛背着水桶顺着小路向尼姑庙走去,我跟在她身后,她很高兴。伙伴们早已在庙前的广场等着,我象老朋友一样把卓玛介绍给大伙。她笑着向他们点头,然后带着我们向她自己的小院走去。阳光下她背水的姿态优雅飘逸。

  卓玛的房子是典型的藏式建筑,两层木结构,楼下无门的房间用来堆放杂物,一根木梯靠在二楼平台,二楼是用土夯实的,站在上面能看见远处的雪山,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吃着青草。房前的旗幡随风飘舞,发出啪啪声响。

  吃罢饭,卓玛带我们来到庙旁的山坡,尼姑们正在搭。卓玛告诉我∶“明天 10月2日是藏历年4月15日,公元641 年的这一天,大唐文成公主进藏。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庙里每年要组织尼姑们表演一场藏戏《松赞干布》。尼姑们为了这一天的演出已准备几个月了。”说完,卓玛唱起了《一个妈妈的女儿》。她表情很甜,唱得忘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