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吉日里布达拉宫的转经人


  藏历五月初一。清晨六时,四十三岁的旺堆象平时一样吃罢早饭,便去布达拉宫转经。不同的是,今天他除了带上转经筒外,还有鼓鼓的褡裢和一个热水瓶。

  晨光曦微中,成群结队一手摇着经筒、一手拿着念珠的藏族人,成了街上一道风景。占堆加入了他们的行列。此时,布达拉宫周围已聚集了数百人。“今天是藏传佛教的吉日,所以很热闹,”旺堆说。在宗教传统中,藏历五月被认为是吉祥之月。

  旺堆从褡裢里拿出两块手掌大小的羊皮,并排放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双掌合十在额前、脸前和胸前略微停顿,接着俯下身体,两手撑在两块羊皮上,向前滑去,整个人贴在了地面。“这叫磕长头。磕头的数量必须是单数,最好和自己的年岁一样多,”他告诉记者。

  随后,旺堆顺时针摇动转经筒,口诵佛号,围绕布达拉宫缓缓而行。布达拉宫三面被几百个固定在木架上的铜制转经筒围绕。这些高五十多厘米的转经筒表面排列着凸起的藏文字样,有的还缠着白色的哈达。“它们是信徒自己花钱做的,”旺堆说,“里面放着经文,推动转经筒就表示念过经了。”记者看到,自觉排队转经的信徒中,还有人给转经筒的转轴加润滑油,有人用小铲子除去木架上的污垢。

  在布达拉宫周围,盘腿坐着不少喇嘛和尼姑。他们一边念经,一边拍手或摇铃打着响亮的节拍。旺堆掏出零钱,恭敬地布施在他们的面前,并对他们作揖。这时候,布达拉宫前的转经者越来越多了,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

  在经过布达拉宫东侧的普觉寺嘛呢拉康时,旺堆走了进去。他绕过置于正中的一人多高的大转经筒,走向点了几十盏酥油灯的供台。旺堆高举起随身带的热水瓶,拔出瓶塞,向酥油灯内逐个倾倒酥油。他说:“以前我带酥油是用小碗装。这几年钱多了,可以多给寺庙添些酥油了。”

  记者跟着旺堆围绕布达拉宫转了一圈又一圈。“转圈必须是单数,”他说,“今天我休息,可以多转几圈,平时要上班的话,就转一圈。我这样转经已经二十多年了。” 旺堆是一位普通的国家公务员,他的家人有的信佛,有的不信。

  上午十点多钟,旺堆结束了转经。但他没回家,而是随着摇着经筒的人群走向布达拉宫对面的药王山。记者看到,山坡上矗立着用石头砌成的笔尖状白色烟囱,约一人多高。从它顶端飘散出有浓烈香气的青烟。旺堆从褡裢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柏树枝叶、松针磨成的粉和一种长在山上的香草,”他一边说,一边把这些东西慢慢地投进烟囱底部冒着火苗的洞口里。接着,他又把放在褡裢里的糌粑和茶叶也投了进去,并抽出一支酒瓶,向洞口喷洒青稞酒。在一阵低声祈祷后,旺堆告诉记者,他这么做 “是祈求神佛保佑家人丰衣足食”。

  “我每天晚上也来转经,”旺堆说。这位佛教徒平时在家里烧香,念经,礼佛。每逢重要的宗教节日,他除了到布达拉宫给佛像献哈达和酥油外,还会去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朝拜或听喇嘛们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