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装儿子 骗留守老人们40万


 

    利用农村留守老人信息闭塞、防范意识薄弱等心理,两名男子冒充受害者在外务工的儿子行骗,9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先后作案30多起,诈骗金额高达40余万元。 6月30日,两名犯罪嫌疑人正式被批捕,宣告影响普、庄两市的系列电信诈骗案告破。

 

    冒充“儿子”骗走21000元

 

    “我要报警,有人冒充我儿子打电话给我,骗了我21000元钱。 ”去年9月20日,庄河市昌盛街道市场村居民宋某向民警讲述了自己前两天受骗的经过。 9月16日,“儿子”打回来的一个电话,非常焦急地说:“我在外面出了事,需要两万块钱,赶紧汇给我。 ”

 

    宋某正好有个儿子在外打工,乍听儿子出了事,老人顿时慌了神,心急如焚的宋某没来得及多想,马上来到银行,将钱汇到“儿子”指定的账户上。怕儿子不够用,宋某还特意给“儿子”提供的账号里多打了一千元钱。事后不久,宋某接到儿子的电话,这才知道自己受了骗,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去年10月24日,庄河市塔岭镇冬瓜川村居民高某同样接到“儿子”的电话,“我在外面和人打架把人打伤了,人家要我赔2万元的医药费。 ”爱子心切的高某,毫不犹豫地把20000元钱汇到了“儿子”指定的账户上,事后才意识到被骗。之后的一段时间,庄河辖区又连续发生12起类似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0余万元。而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诈骗方法如出一辙:所有上当受骗的对象,都是一些留守家中的老人!所有老人都在接到“儿子”电话后被骗!

 

    嫌犯为两庄河口音男子

 

    案件发生后,庄河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李维国副市长、栾少林政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案件侦破工作。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也全面支持破案。今年5月8日,大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与庄河市公安局通过梳理案情,串并线索,发现普兰店地区发生同类案件8起,案值金额达11万元。

 

    办案人员经进一步走访摸排,初步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特征和作案惯用手段:犯罪嫌疑人为两名男性,庄河本地口音,年龄在40岁左右,作案时接收款项的开户行和取款行均为庄河地区的邮政储蓄银行,所用的电话也大多为庄河本地号码。

 

    银行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

 

    正当案件侦查工作紧锣密鼓开展之际,今年5月19日8时,庄河市再次发生一起类似案件,仙人洞镇天门山村居民陈某被嫌疑人采取同样手段骗走2万元。案发后,专案组民警迅速查明,嫌疑人的提款地点为朝阳市建平县。民警赶往当地银行调查取证,获得一段十分清晰的嫌疑人提款时的监控视频。很快,警方将嫌疑人锁定为庄河市光明山镇的于某。

 

    随后,办案人员通过布控,最终在于某家一举将他抓获。经突审,于某承认自己就是监控录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时交代出另一名同伙——同村的前科人员于某某。办案人员乘胜出击,在该村一家商店内将于某某抓获。 5月23日8时,办案人员对于某某的住所进行搜查,发现用于作案的手机8部。

 

    电视上学习诈骗手法

 

    经进一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于某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于某早年因诈骗罪入狱,刑满释放后,整日游手好闲,嗜赌成性,导致生活非常拮据,心生重操旧业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于某在电视中学到了利用电话冒充被害人子女的方式进行诈骗的犯罪手法,于是他找到同村的前科人员于某某密谋作案,二人一拍即合。

 

    2011年,于某利用非法获得的十余张身份证在庄河市光明山、蓉花山等地的邮储银行开立账户,并购得10余部电话,由于某某拨打电话实施诈骗,事后于某到银行提取赃款分赃。

 

    记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拨打的受害人的电话,全部都是根据号段,随意排列数字,胡乱拨打的,“成功率并不高,但终究会有上当的。 ”一旦对方认可了,就开始编故事骗钱了。如遇到受害人警觉性很高,不予认可,犯罪嫌疑人就立即挂断电话,寻找下一个“目标”。

 

    目前,警方正对此案作进一步调查。 记者佟亮

 

    [编辑:栾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