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调理品


  2006年,国家持续对医药调理品广告市场严格规范与大力整顿,加大了对违法广告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舆论声讨违法广告的声音不断,对医药调理品市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一度被誉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调理品行业,还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吗?为此,我们专程请教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安全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教授。

  “低水平重复是阻碍发展的根本原因”

  陈君石教授认为,造成调理品市场被动局面的恰恰是由于调理品企业自身的原因。目前国内的调理品企业大多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科技含量低,缺少研发和创新能力,以较小的资本投入(甚至投入30万元以下,就可以搞企业),博弈高额利润产出。有的企业今天买个方子,明天就希望被批准,后天就拿到市场上去赚钱!一哄而上。请问这么小的投资有能力去做研发吗?试问这样急功近利的企业能不失败吗?同时,调理品企业的准入门槛过低,也是其泛滥和过剩的根本原因。有关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调理品种类已达7000余种。以鱼油为例,经国家批准的就有300余种,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鱼油的调理功能往往被无限夸大,似乎无所不能。这种低水平的重复和不负责任的宣传如同饮鸩止渴,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从国际市场来看,调理品的发展是迅速的;从国内的情况来说,似乎不容乐观。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来说,消费者已经从盲从跟风逐渐过渡到理性选择,“蒙派”企业必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大浪淘沙,能够在这种无情的市场检验中存活下来的企业和产品,将会被消费者认可和信赖。

  “我每天要吃几种调理品”

  一提起“调理品”三个字,已经令相当数量的消费者产生了抵触情绪。那么调理品是不是就真的一无是处?“当然不是,我每天都要吃几种调理品!”陈君石教授回答得爽快而坚决。认识和对待调理品,一定要以一种正确和科学的心态,要了解和掌握它的确切功效。比如说硒,它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了它,人就会得一种叫“克山病”的地方病。硒作用不仅如此,在肿瘤、冠心病、白内障、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硒同样是有用的。尤其是在肿瘤患者手术后降低放化疗的副作用方面,从国外到国内,从动物到人,大量的实验表明,硒的作用已经愈来愈被肯定。但在使用调理品之前,一定要清楚它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如同样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维生素E的作用是消灭过氧化物,而硒则是预防过氧化物的生成,也就是说从萌芽状态即开始抵御和拒绝过氧化物的入侵和攻击。

  “把握安全限量与有效量”

  调理品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调节功能达到人体健康。结合自身的体会,陈君石强调,调理品不是药,不是吃一次就有效,必须长期吃方能有效,但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限量与有效量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的发展证明,有相当多的营养素需要更大的剂量来实现它的调理功能。比如预防坏血病,可能用100毫克的维生素C就可以了,但是预防感冒,也许就会用超过500毫克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大的剂量。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大剂量会不会带来副作用?我们知道,其实任何一种营养素超过它的极限用量都会有副作用,比如盐吃多了会引起高血压,就连水喝多了也会引起水中毒。有的营养素的安全限量与有效量之间的范围很宽很大,如维生素C;有的营养素则比较窄,如维生素 A和D。营养素补充剂的传统用途是补足营养缺乏,一般用量较小。然而,现在发现有些营养素在较大剂量时有新的功能。仍然以硒为例,用在克山病的预防上,每天用50微克或许就够了,但用在免疫调节方面,每天就得增加到200微克 ,而用在肿瘤病人的放化疗上,则需要600—800微克或更多。 因此说,调理品的应用,在正确选择的前提下,掌握好安全限量与有效量的比例,并长期使用,相信一定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

  21世纪,人们对健康和预防医学越来越重视,因此调理品行业还会继续发展。随着市场管理的规范,消费者心理不断成熟,企业也要认识到调理产品要有科技含量,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才能使企业发展有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