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


   一、运动损伤的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没做准备活动。通过教学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活动时根本就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意识。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肌肉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就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这主要是学生对准备活动的作用不明确或不会独立做准备活动,错误地认为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体力,往往急于参加运动而损伤,有的教师不认真指导学生做准备活动,结果使学生造成损伤。2、学生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不熟练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不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素质差,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教学中遇到一些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的运动项目或在运动量、强度加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受损。二是根据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概念理解不深刻,练习中出现多余的动作后技术掌握不稳定,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受伤。 3、场地、器械不合格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例如1:跑道过硬或高低不平,沙坑过硬或有杂物,海绵垫厚度不够,并且海绵垫之间相互衔接不严密,场地过滑等等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例如2:篮球、排球的练习是在水泥场地上进行的,由于地面硬,练习中跳跃动作多,容易造成踝关节、膝关节损伤。例如3:体育设施、设备陈旧、摆放不当。如单杠、双杠、爬竿、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损坏,学校没有及时修理和更换,学生在练习时不注意看,就很容易受伤。又如:体育课后将铅球、铁饼、标枪、山羊等危险器材随便摆放操场上,又无人看管,学生因好玩致使人身受到伤害。                                       4、运动疲劳、心理过于兴奋或紧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运动疲劳受伤主要是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做同一动作,使身体局部负担过大而引起的。学生学习新内容或比赛时会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容易发生损伤。学生在练习较难的动作时,由于心理害怕,做动作犹豫不决,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其它,教学组织不合理,天气不好,保护措施不当,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对预防的意义应有充分的认识,只有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健康。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科学、系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准备活动的作用,充分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和目的。3、在体育运动中应排除场地、器械、天气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加强体育锻炼的组织工作,给予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必要的指导,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加强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意识。4、教学中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超出课程标准的难度和范围,对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