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揭秘


 

    风气·制度

  泰国的拳术,在泰人而言,乃是国粹。泰族自古以来,由于民族弱小,饱受四方强邻欺凌,不断经历战火蹂躏,在此种环境下,泰人发奋图强,自力更生,所谓强存弱亡,适者生存。种种因素,养成泰人的尚武精神,自古时暹族孩童,一旦下地能行,便舞拳动腿,练就自卫之本能,无日间断。
  古代暹罗王侯,有豢养力士之习,使之相斗以娱君王。御前比武,斗士必跪地膜拜,礼君示敬,这种传统礼仪,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拳赛不可缺少的传统礼节。今日泰拳师较技之前,例行拳仪中就有观见圣上一节,又有向皇宫所在的方向行礼,实是古代遗风也。
  泰拳的成长,里程长远,但其发展与蓬勃,还属当代之事,此中功德,当推泰国执政者的思想和措施。泰人本是好勇斗狠的民族,一言不和,动手比武的情形,于今尚有,前代尤烈。执政者鉴于民风如此,于拳术比赛,排解纷争,以制止私人殴斗,一则可以推行体育方式提倡拳术,二则维护国家的传统民族娱乐,可谓两全其美。
  在泰国干旱季节,炎夏是在4月,平均气温约30℃,午间可达到三十五六度,其酷热感觉,尤如身在蒸汽浴室之中,令人无意进取,懒于活动。奇怪的是,天性安逸散漫的泰国人,一旦谈及拳赛或拳术时,目中霎时发出异样光芒,充满活力与敏锐感,实在不可思议。
  在泰国京都曼谷或内地府市,清早六七时,常可见到拳师单独或集体在旷地上跑步、练拳。当路经适当的树木时,便就地取材,绕着树茎练习腿功,踢得“砰砰”有声,脸面毫无痛若神色,一副满不在乎之相。“踢蕉树”是昔日泰拳师练腿名法,泰拳师之腿坚如铁、柔如鞭,并无什么秘诀,就是这样刻苦锻炼出来。
  今日大城市地区蕉林已不如昔日丰富,拳师练腿,代之以水牛皮做的坚韧沙包,虽则风味有异,然而拳师一样坚持不懈磨炼腿功,其狠劲、严酷程度,令人不寒而栗。
  此种不畏艰苦、刺痛的心态,恰好代表着泰拳无畏、无敌的精神。泰拳今日名著于世界,得到如此成就的主要动力,就是这股崇高、可敬的精神力量。
  泰国拳坛的制度,有职业与业余之分,一个少年入拳馆习拳,至成熟阶段,即可获安排登上擂台,与别馆同级(体重)及水准相等者对战,成为职业拳师,靠与人比武斗拳来讨生活。
  泰国拳师从业之初,多属半专业性质,数十年前有苦力、农民与车夫等,今日则有劳工、学生、军人与警官从事这项职业,如操拳业有所成就,往往舍弃原来的职业,专一练拳而成为职业拳师。普通人练武,若只为兴趣或为纠纷而上擂台比武的,并不能称为职业拳师。
  拳击生涯,虽然十分冷酷,但一般能出人头地的拳师都有极优厚的保障。年轻而未有固定职业者,可望投身于军、警界;如果是正在服役的,亦可借其拳台声誉而获致加官晋爵;一流拳师,更可得泰皇召晤机缘,这是泰人心目中的殊荣,也正是拳师一生擂台苦战的祈望。
  一个初次露面于曼谷擂台的新手,每战可获300铢酬报,如果表现渐佳,薪酬亦随而上升。成绩不凡、声名显赫的当红拳师,每战所得,不下七八万铢。至于一般普通的职业拳师,也有4000~5000铢的拳酬。假如一个拳师,天赋极高,连战皆捷,打遍全国而成为皇牌偶像的话,身价即高至20万铢。
  以泰国一般劳动者平均月收入千余铢来说,拳王的身价,无疑是一般人梦中的宝藏。由此可见,拳赛比许多行业容易挣钱,拳师乐得苦练,竞争的结果,技术自然炉火纯青,拳业越发蓬勃。
  这种职业制度,对泰国拳术的发展来说,极有裨益,因为在名利的驱使之下,拳师自是精益求精,务求达到高超拳技与巅峰状态,借以战胜同业的先进分子,反之则无法在拳坛上保持地位。
  泰人传统视拳赛为一种艺术,在泰国,许多时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每每听到拳斗音乐,即随乐鼓的节拍摇头晃肩,一若身处擂台,陶醉其中。
  在泰京曼谷以外各府的穷乡僻壤,拳手每赛的酬劳,实在还不够疗伤之用。报酬虽然不高,但是上擂台比功夫的风气,以及获得拳迷的热烈赞赏,乃是泰国青年最为醉心与感激的一种精神鼓舞。
  泰国拳赛之风,较之欧美的西洋拳或摔角更为蓬勃。泰京曼谷市内一周七日都有拳赛,分别于叻喃隆和仑披尼两大拳赛场举行。
  如果有一流的拳坛高手对垒,票价自然提高,如遇有泰国名手与外国名手比赛,价格又抬高,观拳者也更踊跃。以两大拳场来说,叻喃隆拳场可容观众两万,大赛之时,常有爆满之盛。未能买票入场者,则流连场外,可见泰人对其国家体育的溺爱。1954年,著名泰国西拳师湛仑作第二度问鼎世界雏量级冠军,观众免达七万之众。
  此外,步入80年代,每年12月5日。泰京皇家田均有公开大拳赛举行,自上午开始,直至深夜,国民可免费观赏,编排拳师出场数目,1980年初办时有60余对,1986年更增多达160对,并且有拳坛前辈老手登台助兴,热闹异常。

  拳场

  曼谷的叻喃隆与仑披尼两大拳场,是泰国拳坛的二大殿堂,多年来一直是泰拳坛活动的中心,时代进展令社会趋向营利主义,拳场虽然堪称为泰拳坛“威严”与“传统”的代表,其运作和经营方面的政策,还是不免受到影响。
  叻喃隆拳场是泰国第一个标准拳场,是政府御产署物业,所以有皇家拳场之称,与陆军署的仑披尼拳场相比,有不明文的优越感。叻喃隆拳场位于五马路,地位适中,本在大战之前已开工建设,惟工程受到战争阻延,至1954年开幕时,尚为露天拳场。经营早年,即为拳坛掀起空前的热潮,其后当局加建上盖,于1951年全部完成,拳赛从此可在风雨无阻下进行。拳场属政府所有,经营员交由特别注册公司管理,实际上是国营拳场,既获专业人士管理,故营业成绩颇为可观,每年于盈利中拨出援助金,捐赠给空军、海军、警察部队作福利用途,其地位与权威有着官方机构的意味。
  仑披尼拳场于1956年开业,为陆军署所有,地点在曼谷城西的仑拉尼公园范围内。该区素以交通阻滞而名恶,该公园有多年历史,早在1925年,泰皇拉玛六世下谕赐予国民作憩息之所,后被开辟为游乐场,命名“是乐园”,安排各种玩意,令游人娱乐身心,其后一度发展为拳场,数年后停歇。直至战后陆军署同地摆擂竞技,与皇家拳场相互辉映。仑披尼拳场的行政结构,以陆军第一师团参谋长为场长,收益全归陆军第一师团部队及福利部分配。拳场经营30年来,惟不乏拳迷支持,但由于经营方法以个人形式为主,不如叻喃隆拳场企业化健全,在运作上各方面均欠机巧,故比较之下,其营业水平始终不太理想,经济情况屡见不佳。
  起初时拳场采用的制度是季聘节目经理,联络拳坛三教九流人士,编排比赛,甚有影响力。50年代的銮陀拉吉,纵横拳界30年,即以精于此道而被誉为泰国拳坛之父。随着泰拳的飞跃发展,“主催人”制度继而产生,主催人受其所隶属的拳场委托,按期措办拳赛。此路人物,最重要的是关系,拳场的成就及业绩,都系于其辖下主催人的才华与魄力。
  20余年前叱咤风云的主催人有汶宋与添汶二人,是60年代拳坛全盛期的大功臣。当时最具号召力的偶像拳师是阿仑与亚披勒。后来的“老师”猜纳与80年代的嵩猜,均被公认为是此行业中的鬼才。
  1974~1975年是仑披尼拳场的鼎盛时代,当时全国最优秀的选手“泰南慧星”乃佛与“黄金腿”匹博莲同属该场培植的拳师,风靡一时,致拳场广立口碑,令叻喃隆拳场当局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两大拳场的商业性营运,常导致双方明争暗斗,各展奇谋。此种竞争,一度趋于白热化,1975年时。仑披尼拳赛主催人猜纳,破例允准皇牌高手乃佛于叻喃隆拳场登台,与其主将威仓莲作复仇战,竟遭仑披尼当局给他撤销职位的惩处。此事件引起各主催人联合抗议,并报以杯葛行动,最终令当局软化,收回承命,猜纳地位得以保住。
  泰国拳坛殊盛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到底旺盛到何种程度,则可从数方面现象的反映,得到结论。根据1984年一项官方统计,全泰国71府内固定赛拳场的数目达84个。此数并不包括各种小型的临时拳场或擂台,实数难以估计。在京畿一府,每周起码有10场定期赛事,分别于两大拳场与电视台推出。后来大拳场在周末下午及周日,另加编节目,电视拳赛的广告效率急剧增长,各线路台争相排出赛事,数目日见增多,小型拳场也投入战圈,情形更为热闹。
  一个拳师,自出师于乡间,打至县镇,复入府市,获上佳成绩者,始能打进皇城曼谷,所以在京两大拳场登台拳师,莫不是身经数十战、甚至逾百战的擂台悍将。
  由此情形观之,泰拳坛的竞争酷烈异常是理所当然的,而能脱颖而出成为名手者,其战力之强,固非一般平庸练武者可及。
  拳赛实际上是大生意,可谓是独特的企业。依赖此门生意谋生的人数目绝不算少,拳师只是其中一分子,其他的尚有拳场雇员、馆主、教练、练习对手、记者等。
  拳赛对一位拳师来说,无疑是冒险,事实上与拳赛有关的各方面,都有冒险的因素。
  在拳师方面,身受重创、残废甚至死亡,都是极有可能的事。而拳馆经理去说服经纪,把一位未正式出赛的新手拨人生财之列,也是一项冒险。因为主催人收入的盈亏,全赖观众对拳赛的反应。如果前去捧场的拳迷一旦不满拳师在擂台上的表现,引致骚动,拳场遂有遭捣毁的危险观众也不会例外,免不了会被捣乱者掷物所伤。
  尽管有种种的冒险因素存在,却不能影响现在正不断增加的拳馆数目,拳坛新人辈出,名手代见不绝。

  拳馆

  以泰国的拳馆来统计,一般拳馆拥有的拳手,多者约50人,少者约5人,而一般拳馆的经理,也多数为过气拳师,故必兼任教练,训练新血。这些馆长设馆的原因,多数嗜拳如命。因此栽培拳师便成为其嗜好及职业,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寄托。
  拳馆馆长对于拳师前途的影响十分重要,拳师的成功、技术、体质、武德等,皆属馆长直接或间接造就 的。成功的拳师就是拳馆经济的命脉,所以有潜质的新手每每被馆主视为拳馆资源。
  泰拳馆长训练拳手,多是分文不收的,而馆长照顾拳手,如同己出,尽心尽力传授拳技。因为泰国拳赛有利可图,馆长如果教出武技高强的拳手,除了可从门徒出赛所得分账支付拳馆经费之外,师傅往往可借打赌输赢获得人息。由于这个缘故,馆长训练拳手,必然倾囊相授,绝不会把些招数视为绝招不传,甚至连自己身历的经验,也不隐秘。
  在训练时期,拳手之间对打练习,在馆长督促之下,实干硬拼,这是作为一个职业拳手的必经阶段。虽说是练习,事实和擂台作战毫无二样,也无感情可言,因此在练习中发生些意外受伤事情也是家常便饭。拳手在拳馆中硬拼,师傅便在一旁品评,甚至师傅亲自落场过招,务求练到最佳的效果。
  有这许多原因存在,拳馆的馆长对于传授拳技是认真而不保守的。将自己训练出来的拳手送上擂台是一场公平的竞争,对拳馆荣誉也是一次考验,拳馆馆长对拳手视同己出,便毫不足异了。
  而在这种趋势之下,泰拳术的发展,必然越来越精,越来越尖端。尽管拳业有不少冒险因素存在,但对泰国拳的发展来说,拳馆授技的宗旨和目的,无疑是光荣的传统。
  泰国人斗拳的激烈凶狠,为别种竞技所无,因此拳师的体质及擂台生命,向以年富力强为尚。任何一位拳师,在进行比赛之前与战后的休息同样重要,否则拳师的身体必日渐残弱。

  拳师

  在泰国,一般活跃的拳手,每年出赛约8~10次之间,拳师的年龄也有条例限制,在泰京曼谷的拳场,限制拳师的年龄最少为18岁。但专心一志习拳以备将来荣升一流拳星者,多在十余岁开始即苦苦练习。
  曼谷以外各府的拳赛,对登台拳师的年龄则无多大限制,年龄不足15岁的男童,操拳业者甚为平常。
  若说拳师的擂台生命,则约5~8年,最盛期为23~24岁,这是一个拳师的黄金时期,此后因生理等各种因素,体力渐趋下坡。由于泰拳赛的体力要求很大,年逾35岁而尚未退休者,寥若晨星。
  以强生弱死比喻泰国拳赛,绝非过分或者夸张。未有标准擂台、拳套、规则之前,拳师的伤亡率极高。今日拳会措施已经文明化,拳师的生命也较往日安全得多。
  80年代时,全泰每年损失拳师约2人,而近代最不祥的年度是1966~1967年,此一年中,仅曼谷一地已死6名拳师。数年前喃邦府内的一场拳赛,双方皆战死,其一倒毙擂台之上,另一拳师则于医院中不治而亡。其他受伤情形如踢断脚、头面各部破裂而至血流披面,或肋骨拆裂、内脏溢血等,绝非新闻。
  初次登上擂台的新拳手,不免有些怯场,但这些新拳手都充满希望能有朝一日睥睨群雄,晋身拳坛高手之列。但事实上能如愿以偿者百中无一,甚至有为了声名而愿意牺牲性命的。殊不知光阴的流逝,实为彼辈梦想实现的隐敌。
  在生活方面,泰拳师多数保持独身,这是对保持体力的科学看法,当然有其道理。也有不少拳师深信一旦亲近女色,即从此变为另一躯体,故此泰拳师多数在成名或退休后,才敢兴家室之念。

  拳酬

  拳师出赛所得,要与其馆主分账,最高折率是六对四,拳师占六成,一般五成对分为多。有部分拳师,对与何人比赛或酬金多寡,是无权过问的,由此欺诈与剥削情形丛生。尤其是由内地被贩卖入京的年轻拳手,寄人篱下,凡事任人摆布,个中之苦,乃拳坛黑暗一面。
  居奇垄断是拳坛商业化的又一副产品。拳馆必依赖拳师出赛分佣维持开支,固须与拳场主催人合作,谋求门下拳师获编排出赛机会。经营拳馆的经费甚大,拳师食宿、医疗、杂用、教练薪金,全部由馆主支付,搞得不好,拳馆不仅因经营亏本而倒闭,馆主更可能破产,反之,成功者则可赚取极可观的盈利。
  70年代著名之“洼拉兀”拳馆馆主蓬兀向记者说:“泰拳师是今世的奴隶。”他指出拳师常任其主人利用,有时甚至被转卖,在此种交易中身价高的拳师转约费可达50万珠,而无地位的乡童可能低至3000珠,全数归原来馆主所有。
  表面看来,泰拳师的生涯似乎甚可悲,但刻意求成的,也可有朝出人头地。如在1981年退出拳坛的名将“千岁高手”威仓莲,就因在擂台上成就优异,秉性忠厚,虽出身寒微,犹勤俭致富,备受其乡里敬爱,当选为市政府议员,成为拳界中拳师模范。其他借打拳致富的例子甚多。一般成名拳师倘知自爱者,多有可观积蓄或房产,到退休之年,应生活无忧。当然,不幸遇人不善者乃作别论。
  回顾数十年前的泰国社会,拳赛一样受国民热爱,只不过国家落后,民生水平甚低,拳师角艺,主要是为嗜武或求声名而战,赏金问题,不为重视。所有馆主、拳术教师,无不是有地位或背景的人物,看重荣誉,鲜有意图营用其徒生牟利者。
  1921年玫瑰园拳场时代,拳师拳酬每战仅100铢。皇城拳师尼戎与东北部主将乃央一战,获赏金仅一百二十铢。
  1929年在国柱拳场举行之全国拳术锦标大赛,角逐冠军一役,胜负两方赏金是50O铢与250铢。1935年沙对乃登之暹罗拳王争霸战,赏金分别是1340铢与930铢,就当时而言,诚为大金也。不过两年后的陆军杯争夺战,虽意义重大,然而得胜的拳坛高手乃蓬仅获80铢;负方他旺,得35铢耳。
  进入叻喃隆拳场时代,拳业大幅增长令拳师待遇优厚,的入息,堪与电影明星媲美。
  泰拳坛之盛况,无疑与赌博甚有关系,有拳界中人指出,两大拳场业已成为全国最大赌博场所,昔日庄严、纯美的泰拳已变为一种商业技术。事实上此言颇有道理,30年前拳场观客,赌徒平均不足三成,余者为欣赏拳艺的武迷、观光游客等。今日拳场之内赌仙数目每每达至八成或以上。

  赌博

  被人尊称为“老师”的老练主催人猜纳曾对泰报记者说:“泰拳昔日原是举世最强的武术,但今日已无此神圣威力。”彼谓一切已变为惟利是图的伎俩。今世拳师腿、膝,只重力而欠技巧,并且未获拳术真粹。拳师的培植,都采用急功近利的途径,泰拳技术,必须经长年累月培养和磨炼,方能言功,绝非三数月的苦练可代之。猜纳又叹曰:“拳斗当涉及大量金钱,即无所谓艺术可言!”         
  观乎今日台上拳师,受赌博影响,作战方针已不同,心目中只为求胜,荣誉道德已非重要。打斗时招数注重争分取点,速度、密度与耐力成为制胜条件,技术反位居次要。前代拳师,混战至最后一局,即便稳操胜拳还竭力博斗,图取击倒胜果,而今日拳师,初两局多按兵不动,及交斗时取得上风,分数领先,到末局即游走台上,不与敌拼,以取稳胜。技术因而逾见简单,冒险性大的高招,已渐遭摒弃。常见者是双方互用腿踢、膝撞对攻、抢点,投桃报李,因此已无甚美艺术动作。拳师看来严谨近简死板,缺乏个人风格。
  此种风气,致使拳赛失色,拳术简化,无非受赌博利益牵制。最严重者,是近廿年来频生之假拳劣行。
  赌徒拳迷在事先贿赂热门好手,旋即下注于冷门拳师身上。比赛时,热门拳师自元心恋战,诈遭击败,不知内情的赌徒当然输个不清不楚。看出端倪的观者必然大声辱骂,甚至群情汹涌,演成骚动,后果堪虞。
  鉴于过去发生过这些打“假拳”的事例,因此泰国拳坛当局正极力制止此等擂台假局的发生,一经发现某一拳手战意不足或水准失常,赛事显然被赌博集团或黑势力预先操纵,必立即警告拳手或下令终止该赛事,使众赌仙不致受骗破财。话虽如此,事实上不少“假拳” 仍能瞒天过海,掩人耳目,因为拳师的功夫了得,假戏真做,打败了,观众只替他可惜,不会起疑。两大拳场近年来有多宗惩办打假拳的拳师个案,初犯者可遭停赛达16个月之久,顽劣赌博对拳坛的祸害众所共知,1972年,泰国政府国家行政局曾一度提议禁止拳场内赌博,只是遭各界有关人士否决,结果仅采纳监察制度。其实政府本无意推行积极抑制赌拳风气,因为这也体现传统民风一面;再者,赌博对拳业有肯定的推助作用,过分干预,反而对拳坛有损无益。
  近代拳坛史上涉及庞大赌金的有名赛事不少,其中最瞩目者为1979年泰拳师“冷面虎”纳隆莲力挫日拳师藤原一战,彩金达百万铢。1983年末美国空手道世界冠军“猛龙”当威逊征泰,遭“穿心腿”沙玛击败,双方协议为以击倒决胜,各下注300铢(即15万美元),倘比赛以点数决定,则赌金各100铢。结果泰京一幕勇士屠龙,国产拳迷赢得巨额赌金。
  泰国人对拳术的品评水准极高,因此,理想的赛事很少不获热烈支持的。一般来说,男子看拳,多为尚武、赌博、捧朋友等理由。拳迷中有不少是女子,有些是专为捧俊美的拳师,或为同情聋哑拳师,甚至会为赛仪最美艺者期望胜利,彼等经常不约而同地为心目中的英雄期待胜利和叫喊。但是当另一方拳师身陷困境之际,拳迷又会一反原意,转而付以精神支持,为之打气,更会为双方的尽力拼搏而高呼喝彩,女拳迷发出尖锐刺耳的嘶叫,震人心魄。
  如果没有雷爆般的喝彩声与破空嘶叫,泰拳师的飞脚与冲膝也许不会表现得如此狠辣,若无如痴如醉的观众和若和若催的战乐,拳迷眼中的泰国拳击,将会失去其特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