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仍被低估的艺术藏品?


  收藏热兴起已有十几个年头,收藏这个词也变得妇孺皆知。哪怕是说不清康雍乾朝代顺序的人,都知道艺术收藏品是价值颇高的。再想借无人知晓的情形“捡漏”,堪比登天。那么艺术藏品的价值究竟源自哪里?如何大浪淘金、找到仍被低估的艺术藏品?

艺术藏品的价值与价格是怎样的关系? 如何大浪淘金,找到仍被低估的艺术藏品?

  民国初年,一个古玩店的伙计,遵掌柜之命,带着一件汝窑三足奁,到北平城防部队拜访大帅,欲将这件宝贝以一万大洋的市价卖给大帅。当时,这个价格并不算高。几分钟后,大帅从里间走出来,右手拿着手枪,左手拎着三足奁中的一只脚,厉声道:“我看看谁敢张这大嘴,要吃人啊!”。用枪指指点点着又说:“你知道一万大洋,能养多少队伍,能买多少条枪啊!既然你都给我送来了,这东西我留下了,来人!给他包五十块大洋,叉出去!”

  上述是某民国古玩题材电视剧的开篇情节。一个小故事,交代了行业、时代、人物、价值、价格等诸多情形。一件藏品,不同的人对其错误地价值对位引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也带出了艺术藏品的估值问题。

  对大多数人来说,艺术收藏恐怕是一个“不识货,不知价”的领域。三十年前,在艺术收藏市场尚处蒙昧、藏品价值乏人知晓的时候,在街边用一顿饭的钱就能找到价值不菲的东西。而现在鼎鼎大名的艺术家当时的一件作品,其售价也仅够坐着出租在北京的二环路转一圈而已。许多知名的大藏家,均是发迹于那一“不识货,不知价”的时期。

  如今收藏热兴起已有十几个年头,收藏这个词也变得妇孺皆知。哪怕是说不清康雍乾朝代顺序的人,都知道艺术收藏品是价值颇高的。再想借无人知晓的情形“捡漏”,堪比登天。

  那么艺术藏品的价值究竟源自哪里?人们在面对藏品时的价值心理是怎样的?艺术藏品的价值与价格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大浪淘金,找到仍被低估的艺术藏品?

  艺术藏品的价值组成

  今天能在市场上见到的艺术藏品,其类别丰富、造诣天壤、价格高低、数量多寡,尽皆迥异。如此复杂的情况,让初入门者难以确定一件藏品的价格是否对应价值。其实艺术藏品的价值组成还是有通用之规律的。无论上至战国青铜器,还是下到当代中国画,其价值均可归纳在下图所述的四个范畴之内:

艺术品的价值主要可归纳在四个范畴内。

  1、艺术审美价值——艺术收藏的艺术审美价值不言而喻。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时代的思想观念、艺术风格、具体形式都有所不同,需要观者对相应的时代背景有基础的了解。一件藏品中包含着创作者精巧构思、高超技艺的同时,往往还会反映出个人或时代的风貌、修养、境界等,这也正是判断藏品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门窥之所在。

  2、历史科研价值——大多在古物范畴,古物往往是过去信息的载体,且信息形式也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一件瓷器的纹饰,一副字画的风格,一把椅子的形制,均包含大量的信息。而古物藏品的设计、用料、工艺对于今天的实证科学亦具有不可小觑的研究价值。一件稀有的古物艺术藏品,对于考古、历史、建筑、工程、材料、美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自身实用价值——反映藏品创作、制造之初的实用目的。例如古家具中的一把圈椅,尽管设计合理、选料贵重、做工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但其在设计制作初期一定还是要用的。所以,实用价值仍是一个类别藏品得以继续传承的基础原因。

  举个反例,古代玩鸟盛行,养画眉和养红子(沼泽山雀),其鸟笼结构就有很大差别。但如今,养鸟人渐渐稀少,鸟笼的制作与工艺也远不如古人。这一单项品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渐渐淡出实用的行列。

  4、材料固有价值——原料在尚未历经创作与制造的过程,就已经保有较高的固有价值。如金银、玉石、象牙、犀角、各种宝石等等。当然,材料的珍贵也往往反映藏品主人的社会阶层。一柄红木如意,可能就是出自普通人家。而一柄同样大小做工精致的白玉如意,其主人很可能非富即贵。

  古语有:“所琢非玉,难成大器”之说。其实也是说明上乘的材料往往会被精雕细琢后,而制作出难得一见的贵重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