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定埠民俗文化庙会


皖苏交界的郎溪县定埠镇春秋时就形成聚落,明代改地名邓埠为定埠。

定埠因胥河(又名胥溪河)航运之便,贸易兴旺。清《广德州志》载:“定埠市”后分设上桥和下桥二镇,素有“吴头楚尾之秀镇”美誉。尤以沿袭千百年的民俗文化庙会(俗称会场)闻名遐迩,并一直影响着商贸活动的发展。

定埠的庙会每年有五次,分别为农历二月初八、二月十八、七月廿十四、八月廿十四和九月十七,前四次保留至今,九月十七的“大王会”已中断多年。四次会场来源于“祠山会”和“降福会”,分别纪念两位历史名我——张渤和张巡。

农历二月初八、二月二十八是定埠的祠山会。《祠源》祠山大帝条引《眉公群碎录》解释说:“祠山大帝,张秉,武陵人,遇仙女,后生子渤为祠山神。”又引《明·一统志》:“神生西汉末,欲自长兴之荆溪,凿河至广德,以通舟楫,工役将半遂遁于横山,人立祠祀之。”原广德各地以张渤兴水利有功德于民,纷纷立祠祭祀,尤以定埠为最盛。旧时定埠的吕、周、芮、谢诸姓氏分别在胥河两岸建有祠山庙,供奉祠山神张渤,并定每年的二月初八这天祭祀神灵。先由吕、周二姓兴二月初八日的“祠山会”会场;后芮、谢二姓又兴二月十八“祠山会”会场,称“转十八”。

农历七月廿四和八月廿四的“降福会”兴于南宋年间,以吕姓为首,率众参与,为怀念唐朝名臣张巡。安史之乱时,张巡以河南真源县令起兵守雍州,至德二年移守睢阳(今河南商丘),与睢阳太守许远共御安禄山峰乱军,后战死。当时由于张巡等积极抗敌,安禄山未能践踏江南,黎民免受战乱之苦,便感念张巡“降福”。

定埠乡民造了“降福庙”。定在每年秋粮开始登场的农历七月廿四和秋种季节的八月廿四,两次祭祀降福神张巡,形成了下半年的两次会场。

近年来,因务工经商者增多,出会改在正月初八。

定埠古为吴域,南宋末有越人迁入定居,吴越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语文化。为纪念西汉末年疑义渤和唐代张巡的“出会”活动具有代表性。

农历二月初八和二月十八,是定埠人民纪念张渤的两次会场。会场期间以“跳五猖”祈祝平安、驱除鬼怪。传说“跳五猖”兴于元代末年。二月初七日,祠山庙会会首及执事者到神像、神面前,焚香叩拜,各角演员捧所扮神面与右胸前,在锣鼓唢呐声中将神面送到祠堂置于供案上,民众多有携带香烛参拜神面前。晚间邀戏班唱京戏和目连戏。同时焚香、放鞭炮,民众纷纷祭祀祈祷,锣鼓唢呐轮番演奏,通宵达旦。二月初八上午各神角戴面具、穿神衣(各自的服装)、持道具,准备就绪后即出会。一支队伍拉出来的一百多人,主要角色十三个,每个角色各有不同的套路。

“五猖”代表五方、五色的神,另有判官、道士、和尚和土地四角色。“五神”皆武将装束,戴盔,插雉尾,分别穿青、红、白、黑、黄色的大靠,双手各握一刀,表现一种威武、庄严、精犷的人物形象,使人望而生畏。判官舞蹈多变,有判官步、跺脚、拉架等,表现沉稳、豪放、刚正和形象。道士左手执纸扇,右手执云帚,舞姿潇洒飘逸,具有仙风道骨的内在韵味。土地、和尚舞姿的夸张、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还有公武开路先锋、舞弄钢叉的黄巾力士的表演等,此时,锣鼓暄闹,管笛声扬,鞭炮声、火铳声响彻云霄,震撼人心。

每年农历七月廿四和八月廿四出会两次,是纪念张巡的庙会形式。第一次是一般性活动,抬张巡木雕肖像出巡全镇。第二次出会规模宏大,不但张巡率部将出巡,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热闹非凡。参与表演者逾千人,艺术种类繁多,有鼓乐、舞蹈、武术等。

从八月廿一至廿三,派出两人两骑,每天三次上街巡行,叫做“报马”,预告人们八月廿四出会。是日一千多人排成一里多长的庞大队伍,缓缓行进。数杆铁铳、开道大锣、赞颂张巡的功德匾版前导,接着是张巡及随其殉难的英雄战将的神像,共二十三位,由人扮装,戴木雕面具,顶盔披甲,分别站立于由两人推拉着的特制的大车(解放前均骑马)上,每位战将的战车上均有一名化了装的男童扮作马夫。张巡为木雕坐像在后。二十四班大锣鼓和二十四班小锣鼓分随战将之后,以烘托气氛。乡土气息和民俗语风韵浓郁的艺术表演“小马灯”、“打飞叉”、“人人车”、“挑花篮”、“打莲湘”、“踩高跷”等,按规定的顺序,穿插行进于行列之中。

小马灯分两班,由十岁左右的男孩古装扮演三国和岳飞抗金的故事,先在队伍中进行穿花舞蹈,然后单独扎场跑马表演,每场约七十多分钟。表演时按固定动作跑出各种图形称做“阵式”,包括“跑阵”、“运马”、“摆字”三种。打飞叉:集武术、杂技与一体,演绎张巡等战将杀敌的故事,也是先在行进队伍中舞耍,然后设专场表演。人人车:木制状如纺车,有转轴滚动,每车有四名彩装孩童表演技艺,极富童趣。花篮队:女十二人,凤冠霞披,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各挑一副饰有彩花的花篮,闪闪悠悠,过走边舞。花篮队后是一支细乐队,乐器有箫笛、唢呐,吹奏古曲《渔樵耕读》,委婉动听。舞蹈中鼓点铿锵激烈,互竞技艺,各献绝活,观者喝彩。

定埠的“跳五猖”、“降福会”和“小马灯”均已编入《中国舞蹈志》。1990年安徽省电视台曾将定埠小马灯摄像播放,后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傩文化学者茆耕茹先生专著《胥河两岸跳五猖》于1995年以台湾出版发行。

定埠民俗文化庙会产生影响始于宋,名于元,岂起于明,鼎盛于清,在苏浙皖周边独领风骚。

民俗语文化是古镇定埠的魅力所在,它引领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个会场把对神的崇拜变为人们自己的娱乐活动,从文化活动的范畴,扩展到活跃商贸业的经济领域,为农民进行物资交流构建了平台。

定埠会场在郎溪的影响之深、之广,堪称绝无仅有。期间车马络绎,商贾小贩多方云代集,搭设棚铺,买卖兴隆,赶会的人涌如潮,多则十余万人。会场十几天前就日夜啬船只跑运输,有时千舸停泊,绵延十多里,形成一道景观。从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芜湖等地赶庙会的人,大多经营棉织、丝绸、编织、鞋帽、皮革、陶瓷等,毗邻地区带来的有家具、粮油、食品、犁、耙、水耖,集市的花色品种达400多个,每次会场前后三五天,多则近十天,定埠天天是“不夜镇”。群众形容道:“摆地摊咆行商,烧饼油条糊辣汤,鸡鱼肉蛋样样有,五谷山货上市场,琳琅满目看不尽,售货摊位挤满路两旁”,想买的能买到,想卖的能卖掉。大有“买江南、卖江南”的气势。那些精明的苏、锡、沪商人,利用胥河运费价廉,将城市的商品拉到定埠会场倾销,利润超过城里市场的一倍,有的还将本地农副产品带回城里销售,收入颇丰。许多徽商也纷至沓来,销售山货或转手买卖,受到人们的尊敬。

定埠会场融宗教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为一体,受到群众的喜爱,较好地推动了定埠的繁荣。有许多外地商人通过赶会场、销售商品,在定埠开办了加工、手工作坊,滚动开发发展,扩大了定埠市场规模。许多贾人所赚之钱,一是扩大销售,二是附庸风雅,筹资加入地方建庙会、办文会、蓄戏班的行列,由此形成了“民俗语文化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胥河两岸的店铺、茶楼、古民居也乘势而建,体现了文化与商贸发展为主线的古镇个性,促进了定埠独特而浓厚的民俗语文化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