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杜集区风俗民情


当地俗话:“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

杜集区地处萧、濉两县结合部,兼有萧南濉北的风俗民情,且互相杂糅产生变异。建区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原有风俗中违背科学、封建迷信、陈腐保守的部分逐渐被革除。且杜集区地接市区,现代城市的文明不断濡染区民,当地民俗社风也逐步趋于科学、文明、健康、向上。

一、岁时节日

春节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杜集区旧俗,过春节称“过年”,“年”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入腊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月初八日用小米、花生、粉条、豆腐、馓子、白菜等熬制“腊八粥”,现小米已改为大米,“腊八粥”抹在果树上盼望来年果子结得像小米饭那样稠,此俗延传至今。二十三日打糖祭灶,送“灶老爷”上天,乞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二十七、八日家家蒸馍,而且蒸得“吃出正月”、“吃过二月二”,此弊俗已革除。除夕贴春联,打扫卫生良俗依旧,但不再设香案、敬天地神,放“拦门棍”。随着电视的普及,几乎家家吃了团圆饭之后,即匆匆围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给孩子压岁钱。零时整,家家燃放鞭炮迎接新春,预祝来年一年好运。近市区的城镇居民,也有一些家庭在饭店酒楼预先订桌,除夕夜全家人在饭店团圆看节目。

正月初一,到长辈、邻居、亲戚家拜年风习依旧,但不再跪揖,所带礼品也渐趋时尚、高档、有益健康,相互问候多是工作、学习、就业、收入、身体状况等。拜年大多在初七之前依亲戚的远近和重要程度安排顺序,因为“拜年拜到初七八,扯着胳膊往外拉”一一家里没菜了。现在虽招待不成问题,但初七各机关都开始上班,农村生活节奏加快,没有了拜年的时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灯节,家家忙着揉面蒸灯,灯数多少不等,另蒸“钱龙”、“仓龙”两条龙灯,盼望二龙“驮钱驮粮”。家有老人去世不到三年的,余哀未尽不蒸灯,每户近邻给送去几个。面灯上锅前在侧面捏出记号代表月份,一个记号代表正月,两个记号代表二月,出锅后,哪个灯里水多,就认为哪个月份雨量大;点燃后,哪个灯亮火旺,就认为哪个月运气好。灯点亮后,“照照眼,不害眼”。每个屋里都放一盏,各个角落都照一照,“墙角旮旯都照到,不生蝎子虫子”。面灯点过后就可以吃,两条“龙灯”只能等“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吃。

儿童在元宵节极为活跃,挑灯笼,放花筒,玩式繁多。近十几年来,儿童的灯笼已由篾扎纸糊变为塑壳灯笼,形状或鲤鱼、或动物、或水果,千姿百态。灯笼内也不用蜡烛,而是装上灯泡,杆上装有电池、开关,既安全又不怕风吹。燃放各式各样的“花筒”、“起花子”,如“蝴蝶花”、“小蜜蜂”、“云雀”、“十珠连环”、“一步登天”、“蛟龙出海”等,五彩缤纷,奇艳无比。

近市村镇,有不少人或骑摩托,或搭出租车到市里,看市政府安排燃放的礼花焰火。

元宵节这天,出嫁女子不在娘家看灯,说是“看了娘家的灯,死她老公公”,意在约束出嫁女子与婆家人元宵同乐。元宵节的食物,农村多“包角子”,即擀成圆面片包上干菜,做成半月形的食物,趁蒸灯时蒸好食用。近年城乡也有不少人买来汤圆煮食。

归宁日农历正月十六日,是娘家接出嫁闺女的日子。“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接妮子。有车的,用车拉,没有车的,用驴夹”。现虽无人照办,但青年男女结婚还热衷这个“好日子”。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因近惊蛰节故被称为“龙抬头”的日子。旧俗,农村家家一大早就在自家院子内、外用草木灰围成螺旋形,称“围仓”,中间挖小坑埋进粮食,认为围得越大家里粮食越多。早晨不吃面饭,吃炸开的玉米花、糖豆,元宵节剩的面灯切片煮食,称“喝灯汤”,吃“龙”,吃春节时留下的“大馒头”,一天都不做活,“二月二,不干活,撅着腚,啃大馍”。

出嫁女子不在娘家过二月二,说是“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婆啪嗒”。

以上旧习现已无存,这时农村已开始忙春耕,而且,“过了二月二,百虫出蛰”,农作物和果树要开始防治病虫害了。

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不定。杜集区有关清明的习俗多与寒食节有关,插柳源自为春秋时晋臣介子推招魂,吃提前煮熟的鸡蛋、不动烟火源于介子推自焚于绵山之忌,为已故亲人扫墓焚化冥纸与介子推忌日的祭奠活动有一定联系。清明节前几天,人们忙着添坟烧纸,“早清明,晚十一”。现在依然有人头天傍晚就在屋檐下插上新柳,目的不在为谁招魂,而是为给庭院住房增添春色,不插柳的不热爱生活,“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大黄狗”。机关、部队、学校都在这一天为烈士扫墓献花圈,或举行其他悼念缅怀活动,寄托人们的哀思。

端午节(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战国时楚大夫屈原于这天自投汩罗江而死,人们为免鱼虾吞吃屈原的遗体,就包了粽子投到江中,后来由投粽子变成食粽子,延传至今。端午节家家房檐下要插上二株艾,“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插艾为祛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近年,本地人已不满足单吃粽子,而是买肉买菜大吃一顿,作为午收后的庆祝。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秋季中间月份的中间一天,故称“中秋”,是中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摆上西瓜、石榴等水果,喝圆月酒,吃月饼。相传,元朝末年汉人组织暴动推翻元人的残暴统治,送月饼就是当时的秘密联络方式,贴在月饼下边的薄薄方纸当年是写暴动计划的:“八月十五杀鞑子”。中秋送月饼、吃月饼由此沿传。

十月一鬼节。该日前,为已故老人焚送寒衣或烧冥纸。

法定节日

元旦公历元月一日。此日全国放假1天,机关单位挂宫灯彩灯,张贴标语庆祝。农民买肉买酒享受,以示“过阳历年”。

国际妇女节公历3月8日。女职工放假半天或搞登山、娱乐活动庆祝。

国际劳动节公历5月1日。全国放假1天,2000年后为减少职工劳动日、推动旅游业发展,改为长假7天。机关单位和企业挂彩灯,插彩旗,张贴标语,举行活动庆祝。

国际儿童节公历6月1日。小学和幼儿园放假1天并结彩庆祝。

建党节公历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生日,机关单位的党员开展义务奉献活动庆祝,党委为新党员举行入党仪式。

建军节公历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部队及地方武装部门举行庆祝活动。

教师节自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规定为教师节,学校放假l天,开会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

国庆节公历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全国张灯结彩庆祝,放假2天,近年延长至7天。农民改善伙食表示庆祝。

法定新节日因具有特殊意义,城乡青年男女挑选某节日办理婚事者渐多,如元旦、国庆节、五一节、五四节等。

外来节日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渐多,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渐渐传到中国并被接受。

情人节公历2月14日。前一天未婚男子为女友买玫瑰花、巧克力、果冻等表达爱意,并在这一天约会、游玩。

母亲节公历6月份第2个星期日。子女为母亲买衣服、食品或其他礼物表示孝心,母亲和子女会餐一顿。

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是耶酥降生日,故称“圣诞节”,节前一天晚上称‘‘平安夜”。基督教、天主教组织装扮“圣诞老人”、“圣诞树”举行隆重庆祝活动,城镇非宗教信徒也有人通过各种方式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有些城镇青年到市里唱跳“狂欢”。

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无论什么节日都是美食节。

二、礼仪民俗

诞生随着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婴儿已全部在医院出生。婴儿出生后,不再穿“土裤子”。产妇在“月子里”忌到别人家的旧习农村尚有。孩子出生6天,父亲带上染红的鸡蛋、书本(示生男)或花(示生女)到外婆家报喜,外婆家把红鸡蛋分送近房并约定时间(孩子出生的第九或十二天、十六天)到婴儿家贺喜,称“送粥米”。所带礼物一为鸡蛋红糖米面等产妇补品,一为婴儿衣裤小车手镯项圈等。婴儿家备办筵席招待贺喜的亲友,奶奶或妈妈抱出孩子让外婆家“看看”,舅父舅妈掏“见面礼”。

婴儿满月,舅舅来接,称“接挪窝”。婴儿头盖红布,持桃条儿“避邪气”,鼻梁上抹一点黑,称“打狗”;在外婆家住3日后,孩子爸爸来接回,仍旧红布桃条,鼻子上抹一道白,“黑狗来白狗走,小孩活到九十九”。孩子的奶奶出家门远迎,说是“大大接,奶奶迎,孩子活到一百还挂零”。

婴儿满月,拍照留作纪念。

婚嫁

当今社会,婚嫁习俗新老并存,形式多样。

确定婚姻关系。大多数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确定婚姻关系,称为“自谈”。少数青年通过亲戚、同学、同事或朋友介绍对象,约定“见面儿”,以后自由相处,介绍人不再参与。个别青年到市里婚姻介绍所登记挂号,由婚姻介绍所斟酌搭配介绍,极少数通过报刊杂志电台“征婚”。在确定婚姻关系前后,男女青年一般会带上对象让父母看看,征求父母的意见。

登记。举行结婚仪式前几个月,青年男女一般会进行婚前身体检查,再持有关证件到政府民政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登记领证后法律即承认为合法夫妻,在农村,登记这天由男方请双方父母、哥嫂等聚餐,登记后,男方仍然要给女方置办衣服饰物,给一部分钱作为“彩礼”,然后双方商定结婚的日子。

举行仪式。举行婚礼的样式很多: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选择出外旅游“度蜜月”,也有单位或政府部分在特定节日组织举行“集体婚礼”,家住城镇的工作人员或其子女结婚,一般在饭店酒楼宴会厅举行简短仪式,设宴招待前来“喝喜酒”的亲朋、同事、同学等。农村青年结婚因袭旧俗在家举行,礼仪废除“过轿”、“蒙脸红”、“哭嫁”、“添胭粉”、“分大小”等旧习,一般由男方派轿车接新娘,新娘不穿红而穿白色或淡红婚纱,男方选未婚少女二人接新娘,新娘挑女友二人为伴,到新郎家去,举行简单仪式,新郎新娘并肩站立,向父母亲友鞠躬,入洞房,同学、老表闹洞房,仪式即告完毕。整个过程除喇叭奏乐外还要录像,并刻制光盘以留纪念。仪式举行后,“办大席”招待亲友,新郎新娘敬酒。

回门(认亲)。结婚后,原旧习于次年正月初四新娘到娘家“回门”、新郎首次去岳父家“认亲”,现已改为结婚第二天。是日,新郎新娘带上丰厚的礼物(鸡、鱼、酒等)到女家,女家盛宴待“客”并请人“陪客”,岳父岳母给新郎“见面礼”。新郎新娘不能在女家过夜,必须早回,“回得晚了瞎老婆婆的眼”。

结婚第三日,农村仍有个别让新郎新娘到坟地给已故长辈“烧喜纸”。

过生日中年以上人群无过生日的习惯和要求,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男女乐此不疲,儿童仿效,父母也乐于为婴幼儿过生日。是日前,邀请要好同事、同学、朋友,当日,来人带生日蛋糕或其他礼品祝贺,围坐后点燃彩色蜡烛(蜡烛支数为年龄数)遍插蛋糕上,同学朋友同唱“生日歌”祝贺,吹蜡烛,分食蛋糕,然后设宴招待来人,酒足饭饱后唱歌跳舞,尽欢而散。

过生日有的在酒店举行,有的在家举行。

贺喜本人或子女考中大学、参军、升职等喜事,向同学朋友报喜,在约定时间,同学朋友或父母的同事、战友、朋友前来道贺。来人带数量不等的礼金或礼物以表心意,事主设酒宴招待。

此风有蔓延之势,亦有少数人依此方式敛财。

三、丧葬礼俗

本区旧式丧葬仪式远较婚式繁琐,礼仪亦远较婚式复杂,稍不谨慎极易引发亲友矛盾。现旧习虽大部分革除,在农村仍有部分沿习,以致机关、城镇与农村各种礼俗共存。

机关工作人员去世大部分在医院,原工作单位及其亲属作短期准备后,遗体即移送殡仪馆,单位和遗属共同商定在近两三天内的具体火化时间,然后分头通知亲戚及死者生前故旧。届时,亲友故旧来市殡仪馆,死者亲属戴黑纱,吊唁者挂白花,逝者卧于鲜花丛中的玻璃棺内,奏哀乐,原单位代表简介死者生平事迹,死者子女向吊唁者致谢,吊唁者陆续与死者遗体告别,然后进行遗体火化。

来吊唁的单位送花圈挽幛及一定慰问礼金,个人只送礼金,死者家属不必安排酒饭招待客人。

尸体火化后,骨灰装进骨灰盒,盒呈长方体,雕以花纹,可嵌照片,质地有木、石、汉白玉等不同,价格三五百元乃至数千元不等。骨灰盒一般存于殡仪馆专用大厅,若干时日后,亲属再将其移送公墓安葬或送祖籍安葬。

城镇居民去世,除住楼房二层以上者,一般在家中停尸,死者身盖被子并以白纸蒙面,设供桌,上列酒肉果品,燃白烛,并通知亲友。次日,死者亲属及部分亲戚跟随灵车送遗体火化,不作遗体告别。尸体火化后,其子女领回骨灰盒重在家中设位祭奠至第三日。三日后,有的送公墓安葬,近山者亦有在山上觅地安葬。

丧葬期间,死者子女晚辈有穿白鞋的,也有戴“孝”字黑纱的。吊唁者送花圈、礼金,事主小规模地招待来客。

农村居民去世,仍沿袭旧俗。老人临终前一刻,由子女将床榻移于正屋当门,老人“寿终正寝”后,举家痛哭。接着,为死者盖“蒙脸纸”,床头放一专供烧纸的“老盆”,各门均贴一张白纸。视儿子个数砍几根二尺长柳棍,糊上白纸穗,侧立床头下,称为“哀棍”,糊一小幡插于大门前,称“招魂幡”,派人通知亲戚,称为“报丧”。

死者的儿子称“孝子”,头戴白色大“孝帽”,帽边两耳部位各附一小团棉花,身穿白色“孝氅”,腰扎麻绳,足穿全白鞋,按长幼依次跪于灵前“守灵”。

死者女儿、媳妇白面巾顶头,穿大白褂、白鞋。待有人吊唁时,按男女不同分别由孝子或孝女、孝媳陪哭。

孝子不准出“棺屋”,整个丧仪过程由孝子请村中年长或有办理经验者代为操持,称为“老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