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及农谚里的惊蛰


在民间习俗中惊蛰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按照数千年的农事经验,惊蛰之后,渐有春雷,这也预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人们开始了一年的忙碌,也寄托了人们对一年好收成的希望。因此,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写下了很多关于惊蛰的优美诗句。

汉景帝之前 惊蛰叫“启蛰”

提起二十四节气惊蛰,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大地回春,春雷滚滚。而打雷的确是这个节气特有的现象。这在众多古代文人笔下都有记载。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这是宋代诗人仇远的诗《惊蛰日雷》,“坤宫”指西南方,“蛰户”指虫子冬眠的洞穴。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惊蛰之后雨骤风急、电闪雷鸣以及草木萌发、春回大地的景象。这首诗也成为描述惊蛰的经典诗歌之一。

不过,关于这个节气的名称,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在汉景帝以前的文献中,出现的有关惊蛰词语都是“启蛰”。如《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左传·桓公五年》云:“凡祀,启蛰而郊”。

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传统农事历书《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始发蛰也。”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

后元七年(前157年)六月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继承帝位,是为汉景帝,也是西汉的第六代皇帝,因其名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南宋官员、经史学者王应麟在《困学纪闻》说:“改启为惊,盖避景帝讳。”在汉朝景帝之前,二十四节气中的“启蛰”是排在“雨水”前面的,改“惊蛰”后,人们又把它同“雨水”调换了位置,同样,“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才形成今天的顺序。

进入唐代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非国语·不藉》中写道:“启蛰也得其耕,时雨也得其种。”但由于不习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我国古代惊蛰有三种物候特征,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这描述的就是惊蛰时节,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自然现象,此时,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现代诗人吴藕汀在《惊蛰》诗中说:“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农谚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节气在农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一诗中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诗中通过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具体描述,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妁繁重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起来,结果到头来却家无隔夜粮,韦应物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俸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这个时节,农谚云:“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此时,华北的冬小麦返青生长,江南的油菜已开花,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但是此时气温回升较快,农田灌溉、保墒很重要。此时,土壤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所以农谚说:“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惊蛰天古人忙驱虫

一首名为《惊蛰》的古诗写出了惊蛰时万物复苏的气象:“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惊蛰犹如平地一声雷,冬眠的虫子也苏醒了,家中的爬虫走蚁开始爬出洞穴,四处觅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田地里的虫害也增多了。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屋里的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编著的《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消毒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撒在门槛外和庭院中,希望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不要来骚扰自己。在山东的一些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这些害虫。在陕西,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日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在惊蛰,还有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祭白虎。白虎是迷信传说中的凶神,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中说:“白虎临身日,临身必有灾。”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部编辑严敦易校注称:“白虎,星命迷信里面的凶神。”玄学书籍《人元秘枢经》中称:“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丧服之灾。”十二主星宿歌诀云:“白虎凶神当堂坐,流年必然有灾祸,不现内孝现外孝,否则流血难躲过。”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波作浪,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这天祭白虎。

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也是惊蛰民间习俗之一。人们在纸上画好类似人形的东西,用小棒槌等物进行击打,一边打,一边口中念着咒语,期盼新的一年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当然,对更多人来说,惊蛰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宋代文学家苏辙在《游景仁东园》一诗中说:“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惊蛰节后,暖风拂面,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春色怡人。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辜负了这稍纵即逝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