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利川土家族婚姻习俗


婚姻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自周代开始,我国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婚姻习俗。包括订婚和结婚两大步骤,具体包括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礼的习俗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其具体的表现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婚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就具体谈谈恩施利川土家族一对男女青年从相识到结为夫妇的全过程。无论是少小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还是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联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即要媒人说亲、求婚、过门、看门户、讨庚问生期、定亲放话、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礼方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情节: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戏亲、圆房、拜堂、坐床、闹房、穿鞋、回门等,保留和展示了土家族婚礼与其他民族的差异性。

求婚

恩施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带礼物外,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天,都要自备一把伞,表示媒人愿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礼物,亲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后,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诺婚事,以示对这门亲事的慎重态度。如果女家不收礼物,便表示拒绝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没用。女方同意男方求亲,双方议定财礼之后,即选择吉日定亲。定亲时,男方要准备酒肉、衣服、粑粑等作为礼物送到女家。女家设酒席款待男方来客和媒人,并把女儿的“八字”送给男方,表示两家正式联姻。

看门户

过门是土家族男女缔结婚姻重要的步骤。即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第一次去女家,女家请族人一起帮忙“相亲”,大家为女家提供看法以供女家参考。经过商量之后,如果同意亲事,媒人便问其过门日期,得到日期后,男方则回家准备过门事宜。在过门的前一天,准姑爷在媒人的陪同下来到女家,接女家到男方家中。而男方则在这天请亲朋好友到家中陪客,这样流水席一直坐到深夜,待吃完饭后,准姑爷便烧香告祖。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便“打香桌”,把女家请到香桌旁坐下,坐好之后,男方的亲戚便一个接一个的的来认亲,并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一般为一百元。待出嫁的姑娘便随准姑爷认其所有的亲戚,谓之改口。此外,男家还要给女家一定数目的礼钱,谓之打发钱,以供准备嫁妆。诸事完毕之后,则鸣炮送女方回家,这就是过门的基本内容。过门之后,男女双方好似一家人开始来往。

订婚

那结为良缘的猪腿,是巧递婚期的暗号。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间,姑娘一般会仔细查看情郎带来的背蔸,看里面猪腿传递的信息。这里面很有讲究。猪腿若光光荡荡,表明他们的婚期男方尚未择定;若靠蹄处有一吹气的窟窿(土家杀年猪,在肥猪的后脚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气鼓胀,用以褪毛),则暗示男方来催(吹)亲来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准备;若猪腿上带有猪尾巴,则表明今年的农事忙得差不多了,丰收后这门婚事就要了结收尾了;若女方家来不及办理出嫁的事或一时舍不得女儿离开,就把那条生猪腿上的尾巴砍下来,放在回送的礼物中,男方看到后便会明白。

哭嫁

土家族以前有哭嫁的婚俗,那时土家族把是否会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因此,姑娘们都很重视哭嫁。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觉醒和成熟,心中的抑郁怨恨之气越积越多,出嫁时泪水就会如决堤的河水,倾泻而出。地域不同,哭嫁内容也各有特色,一般有“女哭娘”,“娘哭女”,“姐哭妹”、“妹哭姐”,“骂媒人”等几个部分。哭嫁时间,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是七至二十天,也有长达一个月的,“开哭”时,是在轻歌微吟中吐露悲伤。后来,离婚期愈近,其词愈恻,其声愈悲,哭得口干舌燥,嗓子嘶哑,两眼红肿,如疯如痴。如今,时代变迁,青年们向往自由幸福,婚姻恋爱皆由自己作主。土家族姑娘出嫁也无须因袭旧时代的婚俗了。虽然一些偏远山寨还保存着这种风俗,但也不兴哭嫁,即便哭,也往往是哭个三声五声,歌伴插科逗趣,新娘忍不住笑了,这也算是一“哭”。经过一代代妇女的口头创作,不断丰富加工,有的内容逐渐定型,形成长诗结构的抒情悲诗,意境悲切凄苦,语言朴实简明,充满浓郁的风土味,常常巧妙运用比兴、双关、拟人、反复、仿词、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文学性。

宴席

恩施土家人大凡婚丧嫁娶都要办喜事,主人家会安排几十桌宴席来盛情款待远道而来或者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喜事正席安排多少桌这都是主人家事先进行预计安排好了的,一般少则二三十桌,多则七八十桌。这由吃客的人数和收到礼金多少来判定老板朋情的宽窄程度和为人处世的能干程度。喜事一般分为红喜和白喜两大类。结婚、出阁、汤饼、乔迁、寿辰、升学等称为红喜;老人过世称为白喜。红白喜事的规格和规矩都不一样,各有各的方式和规矩,很多很多的,几天几夜说也说不完。下面仅拿结婚办喜事这一点来说说恩施土家人的风俗习惯吧。

准备

快办喜事的前三四天时间,男方的主人家就开始忙碌了,要计划安排多少桌,借多少桌人的碗筷、桌凳,要杀几头猪(包括本家办喜事用和送到女方家的礼信--火腿、猪脚或者猪肉),办多少盘菜(加上一个汤菜一般要凑齐双数),需要找多少人帮忙等等。然后东家借桌凳、西家借碗筷,这家借甑子、那家借茶盘,忙得不亦乐乎。新娘家也不例外,他们要忙着置办嫁妆、购买电器和日常生活用品、通知亲朋好友等。男女方的酒宴正席相差一天,女方是第一天的中午,男方是第二天的中午。

执事单

办喜事的头一天,各路帮忙的人马一大早就纷纷从四面八方齐聚到主人家来了,大家七手八脚的你干这样、他干那样,三下五除二吃过早饭后,就开始干起活来。厨房的开始安案板(切菜、摆菜、洗菜用的),有的地方规矩大的安案板时还得封红包,红包的多少要由主人家的大方程度而定。

封四块的表示四季发财;封六块的表示六六大顺;封十二块的表示月月红;封二十四块的表示每个月双倍的发财。然后就是剖鱼、烧猪脚、洗肉等为第二天的正式宴席做准备;饭房的开始燎米(把米放进锅里用开水煮得半熟后再捞起来)蒸饭;茶房的开始包茶叶烧水泡茶;管客司(每一家过喜事,都由一个在当地有一定名望且能说会讲的人来主持帮忙的事务,也就是当那一天的家,我们称之为管客司,也有称总管的)开始分配活计拟定帮忙执事单。凡是来帮忙的人,都由总管安排活计,主人家喜事当天是不会当家的,完全由管客司安排。

帮忙执事单的题头称呼根据喜事的不同而有各自的说法。比如:结婚整酒称作“天作之合帮忙执事单”,出嫁整酒称作“出阁帮忙执事单”,生孩子打三朝整酒称作“弄璋(或者叫汤饼)帮忙执事单”,乔迁新居整酒称作“华堂落成帮忙执事单”,整寿酒称作“寿诞帮忙执事单”,整学酒称作“中榜帮忙执事单”,死人坐夜称作“当大事帮忙执事单”。

然后按照四班八房的顺序写出所有帮忙的人员及所干事情的名单,这是有一定的讲究的,红喜从右至左一般的顺序是:总管、支客、礼房、捡房、厨房、饭房、茶房、烟房、酒房、柴房、执盆、添饭、倒茶、调席、抱柴、水电、音响、生火、勤杂等。执事单写好后,张贴于堂屋的右边窗户下边,按从右至左的顺序,左边要刚好与大门枋对齐,便于帮忙的人找到自己的工作,也便于支客司安排活计。讲究一点的人家,还会在各根柱子上贴上喜联,红喜用红纸写,白喜用白纸写。

过礼

出嫁的前一天是女方的“花圆酒”,意思是花好月圆之意,预祝女子婚姻幸福美满。这一天,女方将全部嫁妆都摆出来,放在堂屋里面,擦干净,绑扎打点。亲友们都来祝贺,送上贺礼,至亲的还会送上一床被盖,同时对新娘进行梳洗打扮。“开脸”、“上头”、“戴花”、“开脸”要请姑母、姨娘或者嫂子进行操作,用灰线包绞额上的汗毛,并把眉毛绞如一弯新月,头发辫子挽成“粑粑髻”,绕上红头绳,插上银别簪,带上首饰,与少女相比判若两人。

吃过早饭后,新郎家就由管客司派出到新娘家过礼的人员。过礼,就是给新娘家送礼物,一般的礼物是礼信、配礼(搭配在礼信一起的其它礼物,如面条、白糖、副食等)和衣物、礼金等。有的地方规矩大一点的女方要男方送五个“一”:一万块钱、一百斤肉、一百斤大米、一百斤面条、一百斤酒。过礼的队伍由媒公媒婆带路,礼金也由他们保管。到了新娘家附近,快要到家门的时候,媒公就点燃一小串鞭炮,表示过礼的队伍已经到达,提醒女方管客司准备接客。

新娘家听到鞭炮响了之后,管客司也会点燃一串鞭炮,表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进屋了。过礼的队伍到了新娘家后,首先将所带来的礼物摆在堂屋里,让新娘家的管客司按照礼物清单一一清点,然后媒公会将礼金(一般是把钱摆成一定的造型,如扇形、圆形、半圆形、双喜、庆贺、新婚大吉、喜结良缘形状和字样等用镜框装好,这样一是美观、二是显眼,三是保险。)交给新娘家总管,交代完毕后,才能进入厢房休息。

迎亲

正式结婚的那一天早上,天才麻麻亮,迎亲的大队人马就在带宾先生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迎亲队伍由下列人员组成:带宾(即到女方家迎亲领头的那个人)、八仙师(即吹唢呐、打锣鼓的人)、接亲客(即新郎的至亲女性,如姐姐、姑妈、婶娘等)、新郎、带着绳子和滑竿(长短不一的木头或竹子做的)抬嫁妆的人。(作者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现在一般是用车接送了,规矩也稍稍有些变化。)

经过翻山越岭,爬坡上坎,终于快到新娘家了。仍然跟过礼的规矩一样,事先炸一串鞭炮,等到女方家的鞭炮回响之后,迎亲的队伍才会从堂屋经过进入厢房休息。带宾先生会和女方家的总管进行交涉,交换双方的意见、客套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稍事休息,迎亲的人就开始绑行架(音:XINGJIA)(嫁妆),绑好之后就抬到地坝外边放好。最重最不好抬的穿衣柜排在第一位,然后依次是碗柜、小衣柜、柜子、箱子、书桌、洗脸台、床架……最后才是火盆、椅子等,每一台小型的行架上都会帮一床被盖,路人可以从新娘陪奁(音:PEILIAN)(嫁妆、陪嫁)被盖的多少看出新娘家是否殷实、陪奁好不好,是否令别的姑娘羡慕。

开始安席了,女方家的其他客人都不会坐第一轮,如果有多余的席位也是可以坐的。因为这一轮必须先安排迎亲、过礼、送亲的人,他们吃了早饭后好赶路,因为新郎家要等到他们回家后才会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