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到底从学习钢琴中得到了什么?


    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把她两个女儿吹嘘为成功的例子,逼着孩子练琴,这也是她那本《虎母战歌》中的重要内容。 但小女儿十三岁就在莫斯科的一家餐厅歇斯底里,让人担心她是否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病症。事实上,她现在已经改练网球,是否还会碰小提琴,我们不得而知。 “成功”固然值得羡慕,但我们要注意到这种“成功”背后的代价是什么。

   说说我的“不成功”

  女儿从四岁开始学钢琴。我们和许多父母一样,不停地为孩子的钢琴而操心,也一直不断地交流经验。如果从钢琴技艺本身来说,女儿绝对不能代表成功的经验。

  她学琴时实际不过是玩玩,当时家里没有琴,也没办法练,她甚至上课时也无法集中精力。后来搬家,马上就中 断了,五岁半又开始学琴,一年不到,就受不了老师的严厉。我们发觉她产生了排拒心理,马上就停下来。停了一年多,等她的恐惧消失,并显示出对音乐的兴趣, 就找了位俄罗斯老师,学了一年多,进步不小。不过,老师虽然唤起了她对钢琴的激情,却操之过急,不注意她的手形,致使她练伤了手指。这样休息了半年,换了 个老师重新开始,一年下来,和这位老师非常不和,只好再换,中间又耽误了许多时间。

  总之,从四岁到十一岁这七年时间中,有三年处于中断状态。更不用说,她练琴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天一小时,有 时半个小时也不到。她也几乎从来不自己要求练琴,全靠父母督促。所以,我们对她学钢琴,处于能维持就维持的状态,只希望她保持兴趣,如果青春期时突然对音 乐狂热起来,也有个比较好的起点。

  不过,这一“不成功”的例子,大概比“成功”的例子更有代表性。为什么如此“不成功”的过程应该继续下去?对这一问题有切身关怀的家长恐怕非常多,值得认真探讨。

  “成功”固然值得羡慕,但我们要注意到这种“成功”背后的代价是什么。那位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就把她两 个女儿吹嘘为成功的例子。逼着孩子练琴,也是她那本《虎母战歌》中的重要内容。不错,她大女儿早早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小女儿也成为当地纽黑文一个少年乐 团的小提琴首席。这样的成就,足以让许多父母惊叹不已。

  但是,我们认真分析一下这种“成功”,就会发现种种问题。首先,如前面反复提到,蔡美儿的小女儿十三岁就 在莫斯科的一家餐厅歇斯底里,让人担心她是否已经有了严重的心理病症。事实上,她现在已经改练网球,是否还会碰小提琴,我们不得而知。类似的例子我们在日 常生活中已经听了许多:家长逼着孩子没日没夜地练琴,乃至拿了比赛的大奖,风头出尽。但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突然开始反叛,最后再也不要碰琴了。也就是 说,家长通过练琴来折磨孩子,保证了一个痛苦、压抑的童年,最终不过是使孩子一辈子不沾音乐?难道这也叫成功?

  蔡美儿的大女儿,也许是个相对成功的例子。毕竟她在练琴方面比较顺从母亲,相当刻苦。这大概从一个侧面说 明她更喜欢音乐,在这方面抗高压的能力比较强。她能进卡内基音乐厅演出,似乎也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离一个成功的音乐家怕是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我们至今还看不出这位大女儿有这样的潜力。也许,音乐日后会是她重要的业余爱好。这其实也是我们这些父母督促孩子练琴时所追求的东西。由此我们不能不问: 上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究竟意味着什么?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提出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认识一位九岁就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场的女孩儿。她是女儿所上的周末音乐学校中 最出色的孩子之一,也是女儿的好友,大家经常一起聚会,我们得以近距离地观察了她两年多。那孩子八岁时一天就可以练三个小时。她当然需要父母的反复督促, 但她母亲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更重要的是她自己要去竞争。”

  她八岁时,我们无不为她的演奏所倾倒,也常以她为榜样来激励女儿,后来逐渐发现了问题。她虽然性格活泼,但在学校很少有朋友。我们有些不解,问经常和她同班上课的女儿是怎么回事。女儿说,她脑子里少根弦儿,太自我中心,不太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

  她十岁生日时,我们又去祝贺,并听她弹琴。那次我有些失望:她的技术似乎完美,就是缺乏内涵,弹出来的东 西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太浅了。有意思的是,那天的生日音乐会本是父母精心安排:先让她和女儿等几个小朋友演奏,然后请了两位音乐学院的大学生 演奏。女儿演奏完,满心期待地等着听那两位音乐学院学生的演奏,但她则根本不听,似乎对音乐毫无兴趣。

我问她妈妈她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谁,她妈妈居然满脸茫然,一个也说不出来,这让我非常吃惊。这位小钢琴天才,把整个童年都投入钢琴中,怎么居然没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作曲家呢?也许我是外行,没有资格评论。但是凭借我的常识,这并非一个好兆头。

  “虎母”只是表面凶

  和她父母谈多了,我慢慢意识到了她的问题。我姑且称之为“卡内基音乐厅综合征”。其实,蔡美儿书里就讲得 很清楚:家长为了逼孩子练琴软硬兼施、无所不用其极。这样每天三四个小时,孩子得到的是什么?那就是穿上最漂亮的衣服、登台演出、满堂掌声、不停地在喝彩 中谢幕、鲜花、来自家长的那些让孩子自我膨胀的赞美。孩子这么不停地练,就是为了这一时刻,为了自我的满足。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场,则是这一游戏的登峰造 极。不要忘记,卡内基音乐厅有时也可以变得很商业化。现在琴童以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相夸耀,钢琴老师也把自己的学生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照片贴出来当广 告。卡内基音乐厅当然意识到自己的商机。有时孩子到了那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有了吹牛的资本。殊不知自己是人家商业活动的顾客。

  不能否认,有些莫扎特式的天才,也许四五岁就能每天在音乐中沉迷数小时。但是,大多数孩子在这样的年龄并 没有这样的狂热,也不具备这样长的注意力时段。如果要让孩子每天练两个小时以上的琴,当然就得威逼利诱。这里一个最重要的激励手段,就是利用孩子的虚荣 心。孩子越是自我膨胀,就越要出风头;而她一旦明白了出风头和苦练的关系,就会非常用功。这样的孩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掌声、鲜花、赞誉,音乐本身反在其 次了。所以,观察久了,你就会发现这样孩子的人格缺陷。

  这些毛病,又会被练琴的过程所强化。要实现上卡内基音乐厅的目标,孩子一天要练三四个小时,全家人的生活也都必须围绕着这个孩子的钢琴课来安排,包括长途旅行求师问教。

  蔡美儿不让孩子到同学家过夜,不让孩子约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儿,一大原因就是怕耽误练琴时间。这种生活方 式,人为地把孩子和社会隔绝起来。美国保守派专栏作家David Brooks在《纽约时报》上评论说,蔡美儿实际上是个窝囊废。她看上去似乎是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挑战,其实是让孩子回避了许多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孩子和其 他小朋友共处时,大家马上就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孩子在这种小社会中独立地理解人与人的关系、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化解彼此的冲突…… 这些比起照着老师或家长的安排练琴往往需要更高的智商。“虎母”只是看起来凶,实际上是对孩子过分保护,让孩子回避了人生最难的功课。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钢琴神童在哪里都很难找到朋友,一个在大人眼中非常可爱的孩子,竟然遭到其 他小朋友的集体抵制。如果她只是为了自己不断膨胀的自我而苦练,自然会越来越虚荣,越来越喜欢炫耀,越来越自我中心。同时,长期和同伴隔绝,丧失了儿童基 本的社会经验和技能。这样,她还怎么能和其他人相处呢?想想未来,她成为一位成功的职业钢琴家的机会微乎其微,但生活中真正需要的社会技能却丧失了,人格 扭曲了。看看有多少父母正在做这种赔本的买卖!

  我的女儿,似乎很早就看透了这些。她像大部分女孩子一样,喜欢穿得漂漂亮亮地上台出出风头,但不愿意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们有时也不得不利用孩子的虚荣心来激励她:“看看,人家都说你是小天才!”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从来都是适可而止,把重点放在音乐本身的魅力上。

  她弹钢琴虽然浅尝辄止,但是对作曲家有非常强的个人好恶。比如她从八岁起就喜欢肖邦。我喜欢的拉赫玛尼诺 夫也属于浪漫派,受肖邦影响很大,但几次给女儿听也无法让她接受。九岁时,她对老师提出要弹肖邦的《葬礼进行曲》,老师哈哈大笑,说那曲子太悲哀,小孩子 喜欢实在太奇怪,而且太难,等长大进了音乐学院再学吧。没想到,女儿回家自己作了一个《葬礼进行曲》,一听就是模仿肖邦的。虽然很简单,但基本结构都在那 里。特别是中间高音区那段极为抒情的对灿烂生活的回顾,在她自己的曲子中也是那么像模像样。她就是这么开始了作曲!

  当然,她不仅喜欢肖邦,对肖邦的演奏者也评头论足。比如,我们都喜欢齐默尔曼。齐默尔曼是位波兰钢琴家, 拿过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头奖。他1979年和意大利裔的指挥家朱里尼录制了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几年前又自己指挥亲自挑选的乐团重新录制了这两部协奏 曲,号称要给人们从来没有被体验过的肖邦。我和女儿反复比较。尽管我一再提醒女儿,后一版本中有多少与众不同的细节,女儿则坚持认为齐默尔曼后来自己指挥 的录音,为了细节牺牲了整体,还是第一个版本更好……总之,十一岁的孩子口味如此之刁,至少说明她对音乐有很真切的感受。

  想成肖邦 从练琴开始

  一次她睡觉时,我守在床边又和她开始了“睡前讨论班”。我问:“如果你知道你能成为世界最好的钢琴家,你愿意把一生投身于钢琴吗?”

  “不!”

  “想想,如果你能比齐默尔曼还出色,你不愿意弹一辈子钢琴?”

  “不,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

  “那么,如果你能成为肖邦,你会干吗?”

  “如果能当肖邦,我也许会考虑。事实上,那样过一辈子似乎很不错。”

  “为什么?”

  “我想创造能够持久留下来的东西。肖邦创造的东西是会永远留下去的。齐默尔曼我就没有那么大把握了。以后 有了更好的钢琴家,人们也许会忘掉他。看看,已经有了那么多人,什么Annie Fischer呀,阿格里奇呀,齐默尔曼呀。大家都不停地演奏肖邦。那我与其当他们,为什么不当肖邦呢?”

我从来都鼓励女儿要有雄心壮志,不管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离谱。但是,志向高远不等于自我膨胀。孩子可以决定不投 身于某个领域,但必须能够体会别人在这些领域里的贡献是多么了不起,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否则,孩子就会失去对人类文化的敬畏。所以,我在鼓励女儿面对未 来大胆地梦想时,也从来都要把她拉回到现实来,这样才能使心智发展平衡。把她拉回到现实的一个手段就是练琴。她不是觉得一生当个齐默尔曼太不过瘾吗?那么 就面对琴键试试吧,看看齐默尔曼是多么不可超越!看看他所创造的那些声音,为什么换个人就不可能创造出来。女儿哪怕一天仅练半个小时,也多少能体验其中的 甘苦。

  在我看来,这是钢琴对女儿成长的意义:她的心灵能够感受到音乐。同时,她也能明白,像齐默尔曼所达到的那种艺术境地,是需要怎样的超人努力和天 分才有可能。如果她的志向更大,就更应该为自己要付出的努力做好准备。孩子要有野心,但从来都要谦卑。只有谦卑,才会努力。也许,这就是女儿不需要任何家 长监督也能够做四五个小时作业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