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唱歌---09人体肌肉的拉动训练


除了利用“中东辙”的自然优越条件外,还要同人体肌肉的拉动训练相配合。
<a>设固定的起音A点<位置在脐下二指处>。以A为固定起音点拉动肌肉,越高的音,肌肉越向后向下拉动,倒出咽管空间。注:A为起音点。1在A点上起音,开始向后腰进行肌肉拉动,横膈膜向两侧弹性运动。5在1的基础上再向后向下拉动背部肌肉,心理感是拉肌肉倒出空间。1仍保持在5的位置上。高音1比中音5拉肌肉力度还要强一些。
<b>以A为固定点,注意上行向下唱,下行气稳住。注:1、3、5、i/是上行音阶,要把1安放在固定起音点上,3、5、i/是上行,一个音比一个音向下向后用力,即向下向后轻微拉动肌肉。目的是打开咽腔,喉头下移。
<c>在发声练习时整个后背、.后腰和后头部的肌肉感觉是向后向下拉动,同时根据音高进行,这三个部位需要适当的调整。例如:C大调5~7以拉后腰部即横膈膜一带肌肉为主。7~3需要把后背,尤其后咽壁肌肉向后向下拉动。3~1需要加强颈部肌肉的拉动。因此,利用"中东辙"的字韵特点来练声,它既有头空、喉松的效果,又有胸通的声响。只要去发挥它的特长,再按着三点要求去配合练习,就会突破换声区的障碍,使音域扩大,声区统一。"换声点"的解决目的是为了扩大音域,统一声区。歌唱发声的训练是为了取得三个声区的统一。在歌唱中使歌声通畅柔美而自如,不流露出任何换声的痕迹,整个歌曲演唱表达完整。三个声区的统一,还要注意重视中声区的训练,从中声区的训练中得到美好的混合声音,再向高声区和低声区逐步发展。如此这样,依照三个声区运用共鸣的主次比例,进行侧重练习去调节共鸣。那种富于音乐表现,美好并含有立体感。
 

中音艺术学校教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