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安全问题阻碍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据调查,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第一因素是意外伤害,全国中小学生每年因意外伤害受伤或死亡的有1.4万余人,其中发生在校园中的伤害事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体育课、课间和课外活动成为校园伤害的主要发生场所。这些事故无疑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痛苦,也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一直对学生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新学期的到来,学生安全问题更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对学生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体育课,很多教师为了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出意外,采取了消极的教学方法,高难项目减掉了,易出事故的项目不要了,一些学校的体育器械干脆拆卸下来,刀枪入库。不管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安全最重要。著名学校体育专家曲宗湖教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的现象十分忧虑,他说,教育部几年前提出过“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陶冶身心”的“三到”要求,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身体素质。他认为眼下这种现象是体育教学的倒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我认为,体育的挑战性、竞争性很强,本身具有危险性,一点儿事不出不可能。但作为教师,只要安全防范措施得力,有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调查表明,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体育活动器械存在老化、缺乏维修、护理、带伤使用。所以,开学前,我校就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对所有体育场地、器械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摸底、检查,尤其是对大件体育器械,如篮球板、篮球架、跳箱、山羊、单双杠等做了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老化等使用隐患的,立即修理或做报废处理。

对各项体育设施和场地,我校建立了保管、检查、巡视、维修和养护管理等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形成责任制,确保体育设施完好、合格,杜绝“超期服役或带伤作业”,并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体育器械;体育课上要认真检查体育器械,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保护和帮助工作,严防发生任何事故。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安全知识宣传,在各体育活动场所标明相应器械设施等的安全使用说明以及科学锻炼与自我救助方法。教育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检查体育器械,要科学、合理地使用体育器械,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的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

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但安全相关的生理心理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及医学常识却相对缺乏。然而,让人忧虑的是,在多数中小学校的教育中,有关青少年安全和健康的教育至今仍是空白。加强安全技能训练,这是不少家长和老师的强烈要求。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认为,仅有风险防范意识,还远远不足以抗拒风险和减少不安全因素,必须对青少年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训练。据悉,在国外,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像日本有一项训练课叫“人工心肺复苏”,帮助模型娃娃进行心肺复苏,要求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必须过关。而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却很少有这些实用的训练,以至于意外发生时,学生往往手足无措,连简单的包扎伤口都不会,甚至因不懂简单常识而酿成大错。安全教育、培养自救能力应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青少年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弱的今天,更该引起每一位家长、教育和社会工作者的重视。

安全预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长期进行的一项工作,学校事故的发生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 但防止事故的发生却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面对时有发生的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事故,我们再也经不起任何“偶然”!花朵一般的生命盛开的时候,我们不该再让任何“偶然”的危险逼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