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介绍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检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实施效果,探索新世纪群众体育的发展规律和趋势,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1997年首次对我国群众体育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实施了全国范围的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该课题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牵头,与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有关单位联合组成了课题组。该课题从2001年初启动至年底完成了全部的调查工作和数据统计工作。现将本次调查工作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调查目的及主要内容
  本次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第一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继续从体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对我国群众体育状况做追踪调查与研究。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一)获取1997-2001年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基本数据,为继续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决策依据;
  (二)对我国群众体育状况进行纵向比较研究,探讨我国社会各时期群众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三)通过子课题的方式对中国群众体育进行专题研究;
  (四)建立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信息库。
  这次现状调查共有三项主要调查内容,即:我国城乡居民参与群众体育情况的调查;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调查;我国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所设计的调查问卷经过专家评定和试调查,信度和效度完全符合社会调查的要求。
  二、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中心的专家制定的方案进行抽样。其中,对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情况的调查对象为全国16岁以上的城乡人口,抽样范围涉及到北京、吉林、辽宁、河南、湖北、内蒙、四川、甘肃、广东、江苏等10个省(区、市),106个区县,237个街道,592个居委会,7994位调查对象。其中农业人口200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城市人口为599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5%。此项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调查和对体育系统群众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是以我国城乡居民参与群众体育情况的调查抽样方案为依据同步进行的。对群众体育活动点的调查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进行整群调查,对体育系统群体工作情况的调查对象为抽样省的各级体育部门。
  这次调查工作是在课题组的指导下,由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武汉体院、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阳体院、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等10所体育院系师生组成的调查工作站进行实际操作,在各级体育部门大力支持下进行的。约400多名经过培训的师生,千余名有关人员参与了调查工作。
  三、本次调查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协调配合。
  这次调查是我国体育系统全国性的调查,也是规模较大的一次社会调查。国家体育总局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由总局领导担任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并为此投入经费近百万元。为了搞好具体的调查工作,课题组专门设立了调查办公室,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并于2001年5月召开了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各抽样省市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和各体育院校调查工作站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的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这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按照会议精神,各抽样省(区、市)均成立了以省体育局群体处负责人为组长,以体育院系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由若干指导教师和调查员组成的调查机构,开展本省的调查工作。
  此外,全国群众体育调查涉及到体育及地方政府的许多部门,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工作中,几乎所有的省市体育部门都配合各调查工作站向有关的区县体育部门下发了《关于协助开展200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的通知》,要求调查所涉及到的区县体育部门积极主动地协助开展工作。有的体育局还与工作站一起,召开专门的会议,制定工作方案,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并尽其所能为工作站的同志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健全的组织机构,各系统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为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调查实施程序的控制更为严密。
  本次调查是在第一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既保留了第一次调查的科学之处,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第一,在抽样方案的设计上更为科学合理,抽样精度提高,代表性更强。本次调查不以省(区、市)为初级抽样单位,而代之以全国范围的城市、市区和县为初级单位,减少了省与市的二级行政级别。虽然这次调查总的样本量与第一次基本相同,但实际调查范围的覆盖面加大了。1997年我们调查了全国9个省市,64个区县,144个街道,193个居委会近8000位调查对象。这次我们共调查了全国10个省(区、市),106个区县,237个街道,592个居委会的7994个样本。这样的调整对调查工作的直接影响是从地域上样本的分布更为均匀,抽样精度提高,代表性更强。第二,严格控制实施程序,加大了对调查过程控制的力度。为了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可靠性,整个调查工作除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外,我们专门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人口所的专家参与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对调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指导。调查所用的问卷和报表是在专家调查和试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后确定的。在调查的准备阶段进行了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一是对调查办公室派出的调查工作督导员的培训;二是对各调查工作站站长和抽样省市体育局群体部门负责人的培训,三是对直接进行调查工作的指导员和调查员的培训。使全体参与实际工作的人员全面深刻地了解这次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工作内容、程序和方法。实践表明,调查工作质量的好坏,对调查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为了加强对调查过程的控制,确保调查质量,调查办公室向每个调查工作站派出经过培训后的调查工作督导员,一跟到底,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协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质量审核,确保调查工作正确而有序地进行。
  (三)我国群众体育调查网络系统的确立。
  如此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参与的人员多,历时长,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调查任务,客观上就要求必须通过科学而严密的组织程序来进行。1997年,根据当时对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目标的要求,初次建立了我国群众体育调查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自身在组织结构、功能的设计和运作上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将我国社会体育调查系统与我国的行政区划和机构设置的特点相结合,将群众体育的科研力量与行政管理力量有机地结合,比较成功地完成了调查任务。这次调查再次启用这一调查网络,既是对这一调查网络再次有效的使用和维护,也标志着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网络系统在真正意义上的确立。实践证明,这个调查网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设计比较合理,实际运行有效,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群众体育调查与研究的实际,未来完全可以长期持续地使用。
  (四)构建起我国群众体育调查信息库,有关信息的处理与利用更为科学规范。
  构建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信息库是本课题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使调查获得的数据得到更为准确的处理和广泛而有效地利用,在数据统计中采用机读进行基础数据的处理,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使得数据处理和统计更为科学、规范。在此基础上,为了使获取的信息资源得到更为广泛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题组专门聘请有关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发研制了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面向专业研究人员,群体工作管理者,一般使用者等不同层面的应用群体,集信息查询、统计、管理功能为一体,使用便捷,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我国群众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001中国群众体育调查工作已全部结束,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也已接近尾声。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近百位专家学者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正在对我国群众体育各层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作为最终研究成果的《200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中国群众体育调查信息库以及14项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即将面世。
  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全国群众体育状况进行追踪研究在我国尚属首次,它将成为群众体育事业科学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本次调查的研究成果必将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