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问题


一、     实施力度不够

   教学研讨工作的好坏是衡量课程实验工作是否扎实的重要评估条件之一,以上情况表明体育新课程实施力度不足,发展很不平衡。那么,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怎样呢?从最近到基层学校随机听课的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理念不够,体育新课标本质特征的教学行为不明显。由此可知,教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可操作性的教学行为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课程资源严重短缺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根据新课程体育学科的特点和需要,应保证学生开展身体练习的活动场地、设备、器材等课程资源。但目前这些资源严重短缺,造成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由于教育经费不足,对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投人不够,造成课程资源底子单薄。第二,目前学校学生人数爆满,教学班额严重超员。第三,课程资源利用率低。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体育课程仍然缺乏正确认识,不从体育教学需要和学校资源条件的实际出发,片面地把体育课集中在第五、六、七节,造成上午部分资源闲置,下午资源更加紧张。教师缺少业务学习书刊,特别是得不到课程改革实验的学习资料,如新《课程标准》等。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得不到及时的、全面的了解和学习,不利于业务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培训缺乏实践性指导
    教师培训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证。在课程实验启动期,各级教师培训着重于课程改革理念、目标与内涵方面的学习和指导,这对于课程实验的启动和前期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课程实验的推进,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了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运动技能的教学只是传授运动技能的倾向,使运动技能的教学成为多种教学目标的手段。” 这一理念如何落实到体育课中,教师迫切需要具体的实用性强的专业性指导。
根据以上对新课程实施成效和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课改实验推广工作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其一,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
   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由于应试教育对体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还未完全从阴影中解脱出来,因此,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要调动教师的力量,关键在领导。首先,给体育学科一个应有的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体育学科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其课时量列在各学科课时量的第三位,仅次于语、数两科。因此,学校领导应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对待体育新课程。其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学极具特殊性,它牵涉面广,受气候、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影响,室外组织教学问题多,师生在日常教学中遇到各种负面影响时,容易产生松懈情绪。因此,建立一种新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以激发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新秩序,发挥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另外,要尊重和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劳动。根据教师反映,有的学校以各种理由为名,规定体育课一律打折计算工作量,教师对此想不通,造成教学工作被动。教师强烈要求制定体育课评价标准。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有关教育部门对此应有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只要学校领导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要求、科学管理、理解关心、实事求是,体育教师的力量一定能激发出来,以崭新的姿态投身到课改实验推广工作之中。
   其二,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改革初期重要的保障,也是改革得以推进的物质条件。因此,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规划,合理实施。2.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一些经费有限的农村学校更应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课堂教学利用率高的简易器材。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3.转变观念,合理利用。随着体育学科地位的提升,学校领导将以全新的观念来对待体育课程。在目前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应把体育课合理分布到一天的各个节次,尽可能避免多班同时上课,这样既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又可减少负面影响,有益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三,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仅有前期理论方面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目前,教师最渴望的是如何将新的理念落实到课改教学实践之中。调查中发现,采用“有专业指导性的讨论和探究”,是教师最喜欢、收获最大的方式。这种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问题,能引导教师有针对性地理性思考教学问题,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应该将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辅之以讲座、报告、阅读,使之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