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新课程教学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的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介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革上,因为任何一次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一种挑战,其艰难性不言而喻。那么课程改革从何入手?实践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不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课程改革难以开展,更难以持久和深化。
一、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学工作是培育人的社会活动,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另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质量、推进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不及时地、有效地解决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就无从谈起。
二、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强调衡量教学质量的优劣,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看好极少数尖子生,而是全体学生;不是学生知识水平这一因素,而是智能的和非智能的全部因素,要真正的发挥教学的多功能性。
⒈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每一位学生都应是被尊重、关心、牵挂。
⒉教学必须即传授知识,也培养能力,传说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教学目标单一残缺,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掌握与巩固知识,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智力任务上往往只完成了“智”的任务而忽视“能”的训练,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各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导致不少学生“高分低能”。
⒊教学必须发展学生的智能,也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素质。这些年,不少教育专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认识到,一个人的非智能素质(国外称情商)如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坚强的学习意志,饱满的学习情绪,虚心的学习态度等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未来的事业关系极为重大,它远远超过智能对人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广大教师逐步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他们认识到教学虽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但从教学的基本规律看,教师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始终不能超越或代替学生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将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学活动中作为影响方的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还是讲授、启发、提问、示范、辅导、督促,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出现教师越俎代庖的倾向。
四、承认、尊重个体差异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承认与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新课程的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我们也同样认识到,学生学习如同他们的面貌特征一样,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早在他们进入小学时其知识准备、兴趣爱好、智力发展、身体素质等呈现明显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征,并如实承认这些客观现实,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与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五、教学民主观。
教师在实践中还认识到,传统教学的一个弊端是教师独断专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这一落后思想必须改变,代之以新的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不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培养丰富、独创个性的关键。教师教学中应多方面体现民主,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不管是出自同学之间的,还是针对教师的,都应积极鼓励,予以精神上的肯定。这样,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爱动脑筋,勇于发言、敢于争辩的习惯,养成具有自主意识和科学批判精神的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