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能增强何体质吗——读《体育教学展望》第二章“我国体育课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我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教学展望》一书,此书旨在“为全国中小学一线的体育教师提供体育课程改革的资料,以期对他们的改革实践有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当我看到第二章《我国体育课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对其中的一些说法难于认同。不知同行们是否有同感。现把其中我认为不敢苟同字、句,拿来认识。希望大家能帮助我进行深刻的认识,以期达到改革的目的。
在第二章的1、2节“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中,有一段“例如,中小学体育课上所采用的短跑练习是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加速跑,更有甚者,还要教学生练习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除了小步跑现在运动员很少采用外,其他短跑的练习形式大概与约翰逊、刘易斯的练习形式没有什么两样。”上段文字中有“更有甚者”,认为学生练习短跑这样的竞技运动都不应该,而更有甚者,练习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那就更不应该了。否则,这样和约翰逊、刘易斯一样的训练,就会导致“以损害人的健康为代价的运动形式”。这样我就搞不清楚了,练习短跑,可以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选择短跑这个项目作为教材内容,是否因为它打上了“竞技运动”的标签而遭批判呢?
在第二章1、3节“增强体质的教学观念”中有一段“第三,我们对体质的概念的理解是不完全的,从而造成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所采用教学法方法出现了偏差,例如,我们教学生练习诸如100米跑、投铅球等竞技性的运动项目,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吗?”我乍一看,100米跑难道说真不能提高学生体质吗?难道新课程标准不要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的100米跑和投铅球等教材吗?或者说运动量不够,要和“日本的快乐体育”一样,“如冬天有冰天雪地里穿着背心、短裤跑步,赤日炎炎下光脚在跑道上跑步等,因此,在体育课上常常会出现学生拖沓着疲惫脚步冲过终点后,瘫倒在绿茵场上的感人的情景(注:这段话是下一小节1、4 中的内容)。”我看这样说也不对,因为和“以损害人的健康为代价的运动形式”相矛盾。如此说来,真是无所适从了。
在第二章的2、3节“无助增进健康的教学内容”中,有一段“任何一本体育教学大纲中,都规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安排快速跑作主教材,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经常在秒表的计时下不断重复地跑着,我们从不去考虑这种跑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脏发育和骨骼发展是否有益?我们也从未想过,这样的跑对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究竞起什么样的作用?……又如,耐力跑练习对增强学生心肺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有好处。但现在我们的许多学校体育课几乎很少让学生练习这一项目。有得于健康的项目不促进学生好好练,无助于健康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拼命地练,这怎么能增强学生体质呢?”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没有调查根据,妄加猜测。可以这样分析,长跑是五项达标内容之一,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达标,况且现行大纲里,每学年都有长跑的教学内容,冬春两季是练习长跑的大好季节。
通过上面三个举例,我想说明几点:
(1) 作为论据为论点服务是要经得起推敲的,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信手拿来, 不要前后矛盾。
(2) 新课程标准是在现行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改革,但不是对现行大纲进行全盘否定。我们不能以竞技体育作为教学的全部内容,但新课程标准可以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选择,部分吸收。
(3) 作为指导、参考书,要使读者看了后,脉络清晰,知其然,不要雾里看花。把现体育教材和教法批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那新课程标准,就可称为“天外来客”了。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真是找不到感觉了。
(4) 实践出真知,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然后,理论又指导实践。这样的理论才能真正达到指导实践的作用。如果是纸上谈兵,脱离实践,那就不知从何说起。
我不是保守派,不是断章取义,不是恶意攻击。只求大家可以共同学习和探讨新课程标准,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已寄《中国学校体育》,但还没发表。


广东省海丰县梅陇中学(516477) 黄宗积 E-mail: huangzji@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