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预案的发放登记,应急预案的实施,预案的修改与修订。
一、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一) 应急预案的评审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导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预案评审工作,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的认可。应急预案的评审包括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两类。
1. 内部评审
内部评审是指本单位的内部评审。
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应要求预案编制单位在预案初稿编写工作完成后,组织编写成员及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内部评审;以获得全面的评估结果,保证预案内容完整、科学实用、语言通畅,特别是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 外部评审
外部评审是由本企业、当地政府以外的专门咨询机构、上级企业、上级政府、社区公众等进行的评审。外部评审的主要作用是查找缺陷和不足,确保预案更具科学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广泛征求意见,增强适用性,能被相关各方所接受。
根据评审人员的不同,又可分为同级评审、专家评审、上级评审、社区评议和政府评审。
(1) 同级评审
同级评审是指预案编制单位邀请同级企业、政府进行预案的评审。同级评审对企业特别有益,可以通过同级同类型企业进行“内行”审核、验证把关,会使得预案得以良好的完整性补充和实用性纠正。
(2) 上级评审
上级评审是指由预案编制单位将所起草的应急预案交由预案管理部门或其上级机构实施的评审。通过上级评审,确保有关责任人或机构对预案中要求的资源予以授权,并做出相应承诺。
(3) 专家评审
主要是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与经验的专业人员、专业机构进行评审。以查找问题,纠正不足。
(4) 社区评议
社区评议是指由预案管理部门或其上级机构组织社会公众对应急预案实施的评议活动。社区评议的作用是促进公众对预案的理解和接受。预案编制单位可通过社区代表讨论会、发布评议公告、举行公开会议、邀请公众参与同级和上级评审等多种形式,收集社会公众对预案的建议和意见。
(5) 政府评审
政府评审是指预案管理部门或其上级机构将预案呈送相关政府,并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和应急机构人员实施的评审。政府评审的作用是确认该预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上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并与其他预案相互兼容、协调一致。
(二) 评审标准
评审人员可从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适用性、衔接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方面进行评审。
1. 应急预案的科学性
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危险辨识与评估方法科学
危险辨识与评估是应急救援的首要环节,是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龙头,如果这一环节工作方法不科学,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影响整个预案的编制质量。
(2) 事故情形描述科学
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形,是一种假想描述,但这种假想描述却是应急行动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事故情形描述要科学。
(3) 应急程序与处置措施科学
要根据应急救援的基本原理与生产实际制定科学的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措施,如果程序与具体操作措施错了,那救援就不可能成功。
2. 应急预案的完整性
应急预案内容应完整,包含实施应急响应行动所需的所有基本信息。应急预案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
(1) 任务完整
应急预案中的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等应急任务要描述完整。
(2) 过程完整
应急管理一般可划分为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阶段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工作以前一阶段的工作为基础,目标是减轻辖区内紧急事故造成的冲击,把其影响降至最小,因此,要将每个过程描述完整。
3. 准确性
应急预案准确性指预案中所包含各类基本信息的准确性,基本信息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
(1) 通讯信息准确
应急预案中有关通信系统和通信联络方式要与实相符,准确无误。
(2) 职责描述准确
应急预案中应将承担应急任务的相关机构、部门、队伍、人员的职责准确无误地进行表述,既讲分工,更讲合作,不能职责不清,打乱仗。
4. 合法性
应急预案中的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的要求。
5. 适用性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各种应急预案之间,既有相同性,更有差异性,同时,同类预案也可能因外部作业条件的变化而需要调整,因此,必须针对各类事故特点、不同的施工作业区域进行适用性评审。
6. 衔接性
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之间、政府应急预案体系之间、政府与企业应急预案之间均要从纵向、横向上做到有机衔接,配套运行。
7. 实用性
应急预案要具有实用性,即发生重大事故灾害时,有关应急组织、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为确保应急预案实用、可操作,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机构应充分分析、评估本地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及其后果,并结合自身应急资源、能力的实际,对应急过程的一些关键信息如潜在重大危险及后果分析、支持保障条件、决策、指挥与协调机制等进行详细而系统的描述。同时,各责任方应确保重大事故应急所需的人力、设施和设备、财政支持,以及其他必要资源。

8. 可读性
应急预案应当包含应急所需的所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如组织不善可能会影响预案执行的有效性,因此预案中信息的组织应有利于使用获取的信息,具备相当的可读性。预案的可读性主要体现在:
(1) 易于查询
应急预案中信息的组织方式应有利于使用者查询。
(2) 通俗易懂
应急预案编写人员应使用规范语言表述预案内容,并尽可能使用诸如地图、曲线图、表格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使所编制的应急预案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3) 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应急预案应急应根据不同类型事故或灾害的特点和具体场所合理组织各类预案,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
(三) 评审项目
为确保应急预案内容完整、信息准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性组织有关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性材料中,都十分强调预案评审或评价的作用,部分资料更是对预案评审的项目及各项目的评价指标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
目前我国对应急预案编制尚缺乏较为详细、权威性的指导材料,有关预案评审指标、评审标准的成文规范或指南性材料尚是空白。结合我国重大事故应急准备工作实际,对比分析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工作提出要求和相关资料,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可参考下列4组31个评审项目,见表4-1。
4-1 应急预案评审项目

  

应急预案类型
评审项目
评审结果
备注
A 基本预案评审
A1 预案发布
A2 应急组织机构署名
A3 术语与定义
A4 相关法律法规
A5 方针与原则
A6 危险分析
A7 应急资源
A8 机构与职责
A9 教育、培训与演练
A10 与其他应急预案关系
A11 互助协议
A12 预案管理
?
?
B 应急功能设置评审
B1 接警与通知
B2 指挥与控制
B3 警报和紧急公告
B4 通讯
B5 事态监测与评估
B6 警戒与管制
B7 人群疏散
B8 人群安置
B9 医疗与医生
B10 公共关系
B11 应急人员安全
B12 消防和抢险
B13 泄漏物控制
B14 现场恢复
?
?
C 特殊风险管理
C1 特殊风险
C2 特殊风险应急功能设置
?
?
D 标准操作程序
D1 标准操作程序编制
D2 标准操作程序格式
D3 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
?
二、应急预粟的发布
企业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过评审后,由企业负责人签发,并报辖区政府备案。政府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事故应急预案评审通过后,由城市最高行政官员签署发布,并报送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备案。
三、应急预案的发放与登记
预案经批准后,应分发给有关部门,并建立发放登记表,记录发放日期、发放份数、文件登记号、接收部门、接收日期、签收人等有关信息。
向社会或媒体分发用于宣传教育的预案可不包括有关标准操作程序、内部通信簿等不便公开的专业、关键或敏感信息。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急预案的实施便成了城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应急预案的实施应包括:
(一) 应急预案宣传与培训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对承担应急任务的相关各方及有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广泛宣传,使有关部门、人员了解应急预案中的有关内容。同时,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工作,使各类应急人员掌握:熟悉或了解应急预案中与其承担职责和任务相关的工作程序、标准等内容。
(二) 应急资源的定期核查
各应急机构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本部门应急人员、设施、设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的准备状况,识别额外的应急资源需求,保持所有应急资源的可用状态。
(三) 应急演练
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工作程序和应急资源准备中的缺陷和不足,澄清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检验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的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评估应急培训效果,分析应急培训需求,并促进公众、媒体对应急预案的理解,争取他们对重大事故应急工作的支持,使应急预案的有机地融入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工作之中,真正将应急预案的要求落到实处。
五、应急预案的修订
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和石油勘探开发作业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应急预案中包含的信息也必然会发生作业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地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以便及时更换变化或过时的信息,保证预案的有效性,避免演习、实施中出现不应出现的问题。
为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并保持预案的时效性,可定期进行预案评审修订。在出现下述情况时,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局部修改或全面修订。
(1) 日常应急管理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2) 演练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3) 实战运用过程中发现预案的缺陷。
(4) 相关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5) 原材料、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发生变化。
(6) 厂址发生变化。
(7) 改扩建后,设备、装置布局、消防设施等发生变化。
(8) 相关人员及通信方式发生变化。
(9)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
(10) 其他情况。
应规定组织预案修改、修订的负责部门和工作程序。预案修改时要经审核、批准后备案存档,并根据预案发放登记表,发放预案更改通知单复印件至各部门,以更新预案。
预案的修订,应采取与预案编制相同的过程,包括从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到预案的评审、批准和实施全过程。预案经修订重新发布后,应按原预案发放登记表,收回旧版本预案,发放新版本预案并进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