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文化7:东南欧音乐


东南欧音乐

  前言

  东欧主要音乐传统来自其丰富的民间音乐;在这一节,我们要集中讨论的是东南欧,这地方即是自古以来所谓东西方交汇之处的巴尔干半岛,也就是地中海东南区一带,此地向来都是种族宗教混杂,充满各国色彩。历史上这块土地同被欧洲人与亚洲人占领过,这个地区包括前南斯拉夫(现分裂成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波士尼亚及赫塞哥维纳,克罗埃西亚共和国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正因为它种族复杂繁多,且此地居民传统上热爱音乐且具有相当的音乐能力,东南欧洲的民间音乐极其丰富,包含了土耳其,阿拉伯(回教徒),吉普赛,斯拉夫,犹太及西方等地区音乐的各种影响,这里也可说是近代研究民族音乐的起点与摇篮,可惜政治纷扰,摧毁了美好富饶的家园与珍贵的历史文物,不得不令人感叹挑起族群纷争的政治实在是人类与文明最大的公敌。

  东欧各国音乐

  有关东南欧地区性的差异,现分别就波士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几个地区的音乐介绍如下:

  波斯尼亚

  6世纪末7世纪初,部分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那等地定居。12世纪末叶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弗兰兹?裴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当地青年暗杀,为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借口。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斯洛维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赫被划分为几个行政省。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赫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波赫于1992年3月就国家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波族和克族赞成独立,塞族抵制投票,此后,波赫三族间爆发了历时三年半的武装冲突。1995年11月21日在美国主持下,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埃西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波赫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签署了代顿波赫和平协定,波赫战争结束。波赫国庆日为3月1日。1992年5月22日波赫加入联合国。

  塞拉耶弗

  【位置】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西部。其南、西、北面与克罗埃西亚共和国毗连。东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为邻。南部极少部分濒临亚得里亚海。

  【气候】南部气候属地中海式气候,北部属大陆性气候。

  【人口】3,835,777人(2000年),其中波赫联邦(即穆克联邦)占62%,塞族共和国占38%。主要民族为波士尼亚族(即穆斯林,简称波族)约占50%,克罗埃西亚族约12%,塞尔维亚族约38%。

  高地地区的回教徒的ganga合唱

  传统上,波士尼亚Bjelasnica山区句民大多以畜牧维生,当地有种mevlud的宗教,社交聚会,在此场合未婚男女会分别形成小合唱团,彼此较劲,演唱的一种非常具有特色的歌曲形式ganga,他们从小就聚在一起链唱,往往可长达几十年,合唱群擅用非常接近的音程,“切入”,“吸入”领唱者的旋律,形成分常令人迷炫的音响效果,,这种唱腔男女有想当的差异,歌词也迥异其趣,女孩大多夸耀自己的团结守贞,男孩多是及时行乐的调调,在保加利亚也有类似的型式

  低地地区情歌(sevdalinka)

  波士尼亚一般最普遍的歌曲叫,sevdalinka,原来是一种情歌,通常是以Sargija或tambura所形成的乐队伴奏,在结婚时最常听见这总音乐

  波士尼亚也有相当的犹太族群,大致上是1492年后,从伊比利半岛移民而来,称为Sephardic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的东南方,巴尔干半岛的东部,东边和黑海为邻,在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之间。约有880万人口,其中保加利亚人占绝多数,还有土耳其和吉普赛人。气候十分复杂,北保加利亚为大陆型气候,南边则偏向于地中海型气候,东边沿海地区气候则较内陆气氛温和的多。

  除了自然地域环境以外,还加上当地的人文部分;其人民非常喜爱玫瑰花,在城镇或乡间,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玫瑰,更敬之为国花。在山区部分有巴尔干山脉行横亘中部,有许多温带阔叶树林,还有毕特夏山(MountVitosha)座落于南方,为一度假盛地;东部的黑海沿岸,因为气候怡人,有600种植物和1520种的动物,其中包括海豚和各种稀有的鱼类;其他还有湖泊、洞穴、和保育公园等。

  保加利亚在人文和建筑上,从罗马时期留下来的教堂、城堡和纪念碑、古老的建筑比比皆是。著名的博物馆城镇,像是在西南方的Bansko和Melnik,东边的Nessebur和Sozopol,中部的Tryav和Plovdiv等都十分有名;教堂和修道院方面,则有东北方的Aladja、中部的Dryanovo、南部的Bachkovo和西南部的Rila和Rozhen等。

  保加利亚是个蕴含丰富天然资源和拥有古老传统文化的国家,然而保加利亚人的历史演变却和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的隔阂,种种迹象显示几个世纪以来所受到压迫不平和其奋斗挣扎。现今的保加利亚不但收入少且遭到西方世界的漠视忽略,问题随着近年来巴尔干半岛的战事日益浮现台面。

  1960年代起,保加利亚以国家培育民族音乐合唱团,团员大多经过古典的训练,但演唱具传统风味的合唱曲,成为一种官方音乐,他们巡回世界,造成轰动,可说是保加利亚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但也许也丧失了源自于“民”的生命力

  保加利亚现代婚礼音乐注意其(2+2+3+2+3)的节奏,快速的旋律与装饰奏,可说是传通保加利亚风格

  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人的祖先为达契亚人。约西元前1世纪,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和独立的达契亚奴隶制国家。西元106年达契亚国被罗马帝国征服后,达契亚人与罗马人共居融合,形成罗马尼亚民族,并先后组成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政治结构。14世纪时建立了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封建公国。16世纪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属国。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合并,1862年起称罗马尼亚,仍隶属奥斯曼帝国。1877年5月9日宣告国家独立。1878年南比萨拉比亚地区隶属俄罗斯。1881年罗改称罗马尼亚王国。1918年1月摩尔多瓦(比萨拉比亚)宣布独立,3月与罗马尼亚合并。11月28日布科维纳、12月1日特兰西瓦尼亚分别宣布与罗马尼亚合并。至此,罗马尼亚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1947年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1965年改国名为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2月22日易国名为罗马尼亚。【位置】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北和东北分别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为邻,南接保加利亚,西南和西北分别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和匈牙利接壤,东南临黑海。

  罗马尼亚,匈牙利都有相当多的吉普赛族群,相对起来当然匈牙利西化的比较早,吉普赛人为印欧民族,自古以来便过着筑帐棚而居的漂流的生活,以其宗教,语言Rom或Roman为其民族特征,他们常具音乐天赋,使用一般传统的西洋乐器,(提琴,吉他,手风琴,竖笛等)以其独有的风格,在音乐上崭露头角,今天在民族音乐上展现他们地区性的风格与影响力.注意其渐快的节奏,加重后半拍的特质,可说是典型的吉普赛音乐

  结论

  诚如前述,巴尔干半岛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自然景观的资源,无数的民族音乐与人民美好的的天赋,实在有条件成为现今世界的文化大国,这里人民与生俱来的音乐能力,常叫世人称羡,从大量欧,美,澳的移民中,我们不难发现非常优秀的音乐家,在西方世界崭露头角,甚至已影响到西方的主流作曲观念,但因内有政治种族,宗教的冲突不断,外有国际社会的强力干预,已使这里生灵涂炭,风光不再,,讽刺的事,这地区的音乐却跨越种族,宗教,语言的屏障,无远弗届的相互融合,在人人都把分歧,罪过归于别的族群时,,为何不听听彼此的音乐,那种唇齿相依的关联,也许是化解仇恨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