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酒:万紫千红在节日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 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 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 家扶得醉人归”。

  1.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 一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吉祥、康宁、 长寿。

  2.灯节。又称元宵节、上元节。这个节日始于唐代,因为时间在农历正月 十五,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所以过去人们都向天宫祈福,必用五牲、果品、酒供 祭。祭礼后,撤供,家人团聚畅饮一番,以祝贺新春佳节结束。晚上观灯、看烟 火、食元宵(汤圆}。

  3.中和节。又称春社日,时在农历二月一日,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 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说是可以医治耳疾,因而人们又称之为“治聋酒” o

  4.清明节。时间约在阳历4月5日前后。人们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 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这个节日饮酒不受限制。 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 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5.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时在农历五月五日,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同时还有为了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 习俗。最为普遍及流传最广的是饮菖蒲酒。

  6.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 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中秋节有饮桂花陈酒的 习俗。

  7.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饮酒的习 俗。重阳节以饮菊花酒为习俗,有的还饮用茱萸酒、茱菊酒、黄花酒、薏苡酒、 桑落酒、桂酒等酒品。

  8.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人们有别岁、守岁的 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除夕守岁都是要饮酒的,唐代 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孟浩然写有 这样的诗句:“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宴。”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 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除夕饮用的酒品有屠苏酒、椒柏酒。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 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

  有些习俗,至今依然在流传着。比如春节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古代人的节日酒通常只能叫做家宴,无论哪种节日,饮酒的宴会只不过 仅限于家族或血统之内。我们姑且称这种饮酒习俗为家宴型。今天,节日酒已经 不局限于家宴了,比如企事业单位庆祝佳节酒宴;政府部门庆祝佳节酒宴;节日 也多了,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了,比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 十一国庆节、元旦等。在这些重大节日里,举行酒会或者酒宴也和传统节日家宴 一样成为习惯了。因此,在中国这个文明礼仪之邦,无论什么样的节日,都变得 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