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杨氏宗祠


宗祠通称祠堂,是同姓家族为祭祀祖先修建的房屋,祭祖之外兼有尊贤,敬神的功能。宗祠产生于农耕自然经济时代,散布于村落,乡镇之中,它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宗祠由于历史悠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乡土文明的基础。

1950年代政权更替,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宗祠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当作封建糟粕予以摧毁。在云南,除了腾冲和顺,石屏县的鄭营,因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乡人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强烈,宗祠、家祠幸免于难,基本保存主体建筑,其他县乡就很难再有完整的祠堂了。然而在大理州的宾川县,却还有一组最为完整的宗祠文化遗存,“藏在深山人未识”。这就是始建于1929年,以民国政要、文化名流题刻荟萃为特色的杨氏宗祠。这批名人题刻的文化艺术价值堪称“文化瑰宝”,其内涵之丰富,可解读为云南的半部近现代史。

大山中的文化瑰宝

杨氏宗祠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与宾川坝相隔一座大山。正因为地处偏僻远离城镇,盘谷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仍然保持着锦峰秀岭的田园风光。宗祠坐北朝南,向阳藏风,视野开阔;背靠陡峭挺拔的百宝山,“东耸牛角,虎踞龙盘,西侍长岭,横贯如屏;南眺琴台,层峦叠嶂;襟带‘波连云岭,浪逐金沙’的螳螂河,蜿蜒缠绵”。选址在这样的风水宝地,显示出营建者杨如轩的眼光和匠心。

杨如轩(1895年-1979年),字益斋,宾川县平川镇盘谷村人,白族。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四期毕业。1916年任护国军第一军连长,在棉花坡奋勇作战负伤,以功升任团长。随军入粤,任滇军旅长,参与讨伐陈炯明之役。1923年3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直辖军滇军第二师师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师长。1930年被龙云委任为云南省宪兵司令、云南防空司令,并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50年后,曾任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

杨如轩从一个“光着脚丫被捆入伍的山里娃,”到身经百战成为滇中名将,朱德曾在杨的戎装相片上亲笔题词:“百战余生者,群才可撑天”。杨如轩戎马一生,但很讲孝道,在他母亲1929年寿享百岁时,报请国民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 。1930年回乡建盖杨氏宗祠,百岁亭、百岁坊、节孝坊,以及“饮水思源”的“寿泉”。他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在平川集资开办学校,募捐修复风景名胜观音寺,参与修建鸡足山金顶寺的楞严塔,在乡里间有好的声望。

杨氏宗祠为四合院式土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一进两院,前院由照壁、宗祠大门、厨房、杂物房组成;后院由过厅、东西厢房、祠堂组成。这种平面布局和内地祠堂的格局大体相同,但在建筑风格上又“同中有异”具有大理白族特点。例如东西厢房各七间二层,通面阔36.8米,通进深4.1米;二层楼不用木板,采用方形楞木,铺青砖为地面,防潮保温防火,是大理地区的首创。照壁长22米,高12米,瓦盖双层出角,正中开“品”字形三大圆孔,实属罕见。按中国传统建筑规范,照壁不能开洞,只有出过“赳赳武夫,公候干城”,“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将军才可开洞。杨如轩是中将,照壁开洞体现其设计用心之精细。宗祠建筑结构简洁,工艺精湛、布局合理,地坪用地产青石铺筑,排水沟设施完善,能做到雨停水干。院内移种有铁树,丹桂各一株,长势良好,树龄已近百年,也属祠堂历史的见证。

民国名人题刻在省内“独一无二”

宾川杨氏宗祠最有文化艺术价值的是:保存有民国政要林森、 蒋中正、于右任、潭延闿、胡汉民、鄭孝胥、朱培德、谷正伦、任可澄;学界名流蔡元培、章太炎、周钟岳、李根源、袁嘉谷;书法大家潭泽闿、陈荣昌、吴绍璘、伊立勋等50多人的题刻,匾、联、序、记、跋、诗歌、碑文80余通;集隶书、楷书、行书等多种字体和汉、满、蒙、回、藏民族文字为一堂。经过多次政治劫难,这些文物还能够保存下来,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杨氏宗祠成为“云南省迄今民国时期名人题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为完好的一处近现代史迹”,2003年12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批名人题刻主要集中在祠堂前院的“百岁亭”。按传统的祠堂建筑形制,祠内多有碑亭,杨氏宗祠的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阁石构建筑。亭盖用八根长3.35米。宽27×27厘米的石柱支撑,总高约4米,阁门镌刻“百岁亭”三字。亭心为方形柱体,刻有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陈曾寿、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撰写的碑文。石柱下脚置抱鼓石,雕有精美的狮形图案。亭盖下的石梁、石柱刻满袁嘉谷、任可澄、吴良桐、李根源、陈荣昌、吴绍璘等人题写的匾联。亭的基座为须弥座,三面均有碑刻,蒙文、藏文、梵文题刻附有陈荣昌的识跋。整座百岁亭方正端严,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垒砌坚固,工艺精湛;碑文系亲笔书写刻石,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百岁亭成为杨氏宗祠的文化精华所在。

完整的宗祠建筑具有白族特色

杨氏宗祠在1950年前为杨氏家族使用,“土改”时被当作“官僚资产”没收归公。1953年前为盘谷村乡政府驻地,后为粮管所“改造”为粮仓,直到1989年才划归平川文化站管理。其间因社会动荡,意识形态以“阶级斗争为纲”,杨氏宗祠和内地县乡的文化遗存一样,受到极大的破坏。进入2000年新世纪之后,文化建设受到重视,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宾川县的县域经济有所发展,省文物局、大理州和宾川县的党政领导,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安排资金,组织专人负责,由文物管理部门公开招标,对杨氏宗祠全面修缮。工程从2008年4月开始实施,分两期进行,到2011年4月底竣工。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保持宗祠的格局不变,选用同质建筑材料,由有资质的大理国光古建园林公司、昆明马街古建公司承担修缮,宾川县文物管理所监管。

土文明的精神家园

有特色的宗祠可以成为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体验当地的乡土文明、礼俗和文化氛围,增长见识。在奔向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今天,乡土文明是我们的文化记忆中最坚实的部分。而作为乡土文明载体之一的祠堂建筑,在云南保存完好的犹如凤毛麟角,宾川能有这样一座拥有“民国名人题刻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祠堂,它的历史价值已不局限于是“杨如轩家族”的宗祠,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遗产,可以成为人们多元文化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