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全州传统婚俗文化


全州历史上分属湖广及粤西,是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深受两地的文化熏陶,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传统婚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和科学,主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全州虽然存在瑶、苗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但汉族还是占了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在此所提的全州传统婚俗,指的是全州汉族人民大多数地方过去惯用的婚俗礼仪。

一、全州传统婚俗礼仪

全州传统婚俗与中原汉族传统婚俗大致相同,但也有很多细节上的差别,显示着全州地方民俗特色。

(一)议婚

在传统的全州婚俗中,与中国汉族传统婚俗一样,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所谓“男女授受不亲”,旧时男女之间连基本的接触都不敢有,更不可能有自由恋爱。因此,在解放前,尤其是封建统治时期,全州的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开端不是源自男女之间的感情确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依凭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在全州,农村议婚中有一个重要程序:

第一、媒婆设想,两边游说。所谓“媒婆媒婆能讲会说。”媒婆首先根据男女双方的具体条件,分析是否,或者媒婆受男女一方父母之委托,到另一方去游说,试探,查访情况。

第二、媒婆牵线,双方见面。媒婆通过游说试探,认为双方有一定的意愿,便约定时间地点见面,男女双方在亲戚朋友陪同下,试看对方,认为人不错,再共同相会交谈,通常情况是男方请女方吃米粉。吃完米粉后,初战告成。然后,双方通过多种渠道打听对方的情况,查历史,访家境,识品行。

第三、女方看旦,“看旦”又名看家门、查家。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花姑娘”的姑娘在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方家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期间由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看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二)定亲

在流传已久的全州传统婚俗中,定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媒人的奔走之下,如果双方父母都满意了,男女二人便可定亲。定亲在全州被称为“下定”,而对于女子而言也称为“放旦”,即放定在某个地方的意思(在全州话中,‘旦’就是地方的意思)。

定亲的首要工作就是“合八字”,即拿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过,看是否有相克的情况,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帖,作订亲的凭据。合八字在旧时全州人的心目中非常重要,它不但影响到夫妇的幸福,而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幸福。因为据说如果女人的八字“克夫”,结婚后丈夫就难免一死;反之,如果男人的八字“克妻”,结婚后妻子也难免一死。女人的八字如果犯了“扫把星”,结婚后便会使丈夫家里不断发生乱子。

由于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全州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合八字”的谚语,如:“黑鼠黄牛两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金鸡不与狗相见,青龙见兔泪交流。”等。按照这些谚语的说法,如果生肖相克便不能成婚,如相配则被认为是美满姻缘。旧时的全州人,无论贫富都对此深信不疑。只有“八字”合好了,才有下文,也就可以下定了。下定后,接着看日子,选定黄道吉日,先征求女方意见,意见一致后,定下婚期。

婚期定下后,男方需准备好担子,担子内包括糯米做的粑粑、酒、肉(肉要正菜,即猪的腿肘子肉)、布(一定要四匹)等,来到女方家宴请女方的近亲,定下婚姻关系。叫送担。

然后报日子。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人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婚帖面写预报佳期,期书要求书写18字,每边各9字,叫天长地久。在媒人的说服下,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

尔后男方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日子定下了,这门亲也算是最终确定了。

(三)结婚

1、婚礼前的准备

定亲之后就要开始做婚礼的准备工作了。由于传统的全州婚俗中婚礼的过程相当繁琐,因此婚礼前的准备工作也比较复杂。

在婚礼前的日子里,男女各自为婚礼而筹备;男方主要是在物质方面要做足准备,而女方除了要准备好嫁妆以外,还要努力做鞋,要赶在出嫁前做出很多双鞋,用来送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媒公媒婆,未来的丈夫和公公婆婆等。

另外,在出嫁前,女子便开始“哭嫁”(有的地方叫“催早”),每天早上起床前躺在床上便要哭一场,哭诉的内容大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自己不能常伴身边的愧疚、对父母家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等等。女子的母亲通常都会陪哭,哭的内容主要是教诲女儿出嫁要从夫,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不要惦记家里等等。

2、婚礼过程

传统的全州婚俗中婚礼非常隆重,前后要办上三天。头一天男方家里便开始搭灶、杀猪、打酒,准备酒席。

第二天,男方要赶猪赶羊、送酒、大饼、果盘和鸡鸭等家禽去女方家,供女方家里宴请宾客,同时,还要送去为新娘准备好的嫁衣头饰,这是确保翌日顺利迎娶新娘的必要准备。因此,在全州历来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双猪双羊换架梁床,四鸡六鹅换床被窝(即被子)”。男方送去的物品上面都要放上贴有红纸的柏子青,喻四季长青。而这一天对于女方来说是出阁前的大日子,因此也非常隆重,不但要把重要亲戚都请来喝喜酒,还要祭拜自己的祖先。另外,在这一天的晚餐期间还要由两位陪花姑娘(即伴娘)陪同,新娘在堂屋中间,双膝跪地,向客人们拜请“压笼钱”(因拜得的钱要压在箱底而得名,实际是女子出嫁后的私房钱),全州话中还有一种说法称为“拜姐钱”。

另外,全州县还流行一种叫“坐堂红”的风俗。男女青年结婚的前一天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方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第三天,是结婚的“正日子”。所谓“正日子”就是男女成婚的良辰吉日。程序分为以下几大类:

①迎亲

这日一早,在新郎的带领下,迎亲队伍便前往新娘家迎亲。迎亲队伍主要由新郎、新郎的几位亲友、媒婆、陪花姑娘(有的地方叫引姑娘)、鼓乐队、还有轿夫组成。轿夫抬着花轿,花轿左边贴着轿门对子,待女方对下联贴右边。轿门对子,男方始,女方对,考女方是否有能人。如果时间仓促,女方无人相对,男方便献出下联。轿门对子留下很多佳句名言和笑话。

当队伍到女家门前时,女方的孩子们赶紧在门前架凳阻拦,俗称“拦轿”。直到男家主事撒些小额硬币后他们方才让其入内。“拦轿”习俗是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残留,最初的涵义是为了保护自家女子不被异族部落抢去,但经过久远流传,在全州已经演变成新娘家人对女婿的一种磨练以及对新娘的不舍了。进门后,新郎先拜岳父母,并给众亲友敬烟,男家主事随后呈拜贴,拜女方祖宗、拜亲家。然后在新娘家吃过午饭,下午才接新娘走。新娘临走前用雨伞躲着,由自己的兄弟背着拜过祖宗,才能上轿。上轿前还需“哭嫁”一番,这次哭嫁要比先前每天早起时的哭嫁更为热烈,全州俗称“哭新娘”,哭时顺序很有讲究,须先哭祖宗,后哭在世,所哭内容多为叙述父母养育之恩,咒骂媒婆和接亲之人,也有的表达自己婚姻不能自主的愤怒等,词意恳切,曲调委婉。

在全州,哭艺如何常作为衡量女子才智贤德的标准。通常哭声愈凄厉愈好,而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不热闹,不哭家庭不兴旺,不哭为人笑其忘本。这时母亲往往也陪着一起哭,母女俩难分难舍,新娘迟迟不肯上轿。上轿时辰一到,唢呐手便来到新娘闺房门口“吹”促新娘“出亲”男方吹离娘曲子,女方吹娘送女曲乐鼓掀天,热闹非凡,但新娘一般不会轻易“出亲”,而是继续号啕大哭,以示依恋。为了赶上吉时,男方带来的媒婆和陪花姑娘便努力劝新娘上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要强拉上轿。上轿以后,女方还要派出两位小孩来“压轿”,一般是一男一女,喻为“金童玉女”。“压轿”也是表示女方家长和亲友对新娘的不舍,因此,压轿的小孩一路上都会吵着轿子不能走得太快。在迎亲队伍走一段路程后,新郎就会掏出红包给压轿的小孩,让其下轿,自行回去。如小孩不肯下轿,新郎就需再添打赏钱,直到小孩满意下轿为止。在来回的路上媒婆都是坐轿子的,一般新娘坐的是八抬大轿,媒婆则坐四抬小轿。

②接亲

在迎亲队伍快到家时,男方这边便派出接亲的队伍在家门口接亲。接亲的主要任务是由一位有子有福、能说会道的“接亲婆”来完成。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福禄双全的女人来做“接亲婆”,主要是因为旧时婚礼常常忌讳命途多舛的人参加,所以需要这样一个命好的妇女,图的是个吉利,是希望新娘将来也能像“接亲婆”一样大福大贵。当花轿在家门口落定时,陪花姑娘将新娘扶出,这时,“接亲婆”便端着一个米筛上前在新娘的头上转几圈,再抓一把米扬手撒在新娘的头顶,意为替新娘压惊辟邪。

另外,米筛里除了米以外还装着一把尺、一盏灯、一块红布。一把尺,喻为让新娘在进夫家门前先衡量一下自己,日后言行要自重恭谦;一盏灯,预示着新娘来到夫家人生路将越走越亮;一块红色的布,是代表新娘的婆婆来与新娘会面(之所以不是婆婆亲自出来迎接,而是用一块衣布来代替,是因为这样既行了见面礼,又端起了婆婆的架子,给了媳妇一个下马威),此外,还有四朵贴有红纸的柏树青,新娘见到柏树青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同样贴着红纸的四朵四季青,撒在柏树青中间,意为与新郎会合。

③新娘进屋

新娘在进洞房前,必须先解开事先系在房门上的两个红绸结中的一个,另外一个由接亲婆代为新郎解开,喻示新娘新郎都愿意改掉以前的坏毛病,日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然后新娘才能进新房,进新房后坐在床上,这时家婆才亲自出来,用梳子象征性地为新娘梳梳头,表示对新娘的关爱,而新娘则需行磕头礼,表示感谢。家婆走后,有一个小孩会端出一盆清水来到新娘跟前,请新娘洗手,意为替新娘接风洗尘,新娘洗毕,会丢九个铜钱(解放后铜钱渐少,便用硬币代替)到盆里,表示对小孩的打赏和感谢。接着,小孩又端出一杯糖茶,请新娘喝,新娘喝过以后表示日子就会甜甜蜜蜜。礼毕,新娘便坐在房中,等待拜堂。在等待的过程中,新娘只能端端正正地坐着,千万不可躺下,躺下就意味着以后的日子将常卧病在床了。

④拜堂

拜堂一般是在黄昏时段。在拜堂前,全州还流传着一种叫“讨钥匙”的风俗。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的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红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新郎请新娘出来拜堂,先拜天地,二拜祖宗、高堂,再拜亲友,从至亲的外公外婆舅叔姑姨一直往下拜,拜到哪个亲友时,哪个亲友便出来在新郎新娘面前丢个红包做礼钱,并说些祝福的话。礼钱不论多少,只表心意。拜堂完毕后,新郎再把新娘送回洞房,晚宴席间,只由新郎出来向前来道贺的乡亲故友敬酒道谢。

⑤闹洞房

在全州,闹洞房另有别称,称为“喝抬茶”、“吵茶”或者称为“吵房”,全州人闹洞房不分男女老少,只求热闹喜庆。吃完晚饭,村里的男女老少便提着自己准备好的一锅菜和四个盘子(即四盘瓜子花生等小吃)来吵茶了。先是轮番敬新郎的酒(自己带来的菜就做敬酒用),每敬一杯酒都要以诗的形式讲一句“彩话”,也称为“呓诗”,呓不出来的,或者呓得不好的,新郎可以不喝酒。待把新郎灌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喝抬茶”。“喝抬茶”的意思就是要新郎新娘两人合抬一杯茶,轮流敬给在场的每一位喝,但被敬的人并不会轻易就喝下这杯茶,而是要出尽难题先把新郎新娘戏弄一番,直到自己满意了才肯把茶喝下。吵茶的人所出的难题应有尽有,完全不顾新郎新娘的感受,如果新郎新娘不肯照做,就点鞭炮往新郎新娘脚下丢,直到他们乖乖照做为止。因此,往往到天亮也没有办法敬完所有人的茶,所以吵茶通常都是要吵到将近天亮,大家才肯散去。新郎新娘只能在天亮之前睡上一两个小时。

翌日,新娘还要早早起床,去催促长辈亲戚们起床,并为他们端上洗脸水,以示尊敬。早饭过后,新娘还要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把自己的陪嫁箱子打开,一一向亲友展示自己的嫁妆、衣物和有多少“压笼钱”。然后亲友们便相继离开。整个婚礼也算完满结束。

(四)婚后

在全州,新娘在婚后的三天是绝对不能洗碗的,因为全州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新娘如果在新婚还不出三天便洗碗,以后就会败家的。但除了洗碗,其他事情都可以做,而且要听家婆吩咐。婚礼过后七天,新娘娘家会来一个兄弟接新娘“回门”,即回娘家住。新娘临行前,由家婆做好担子,作为礼物带回娘家。新娘接回家住七天后,再由其兄弟送回,回来时带回娘家做的担子,表示回礼。

二、全州传统婚俗的变化

婚俗,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必然带有那一社会的深深烙印;而当社会发生变革时,其影响也必然反映到婚姻礼仪上来。社会的进步,必然导致婚姻礼仪的进步。全州的传统婚俗是在长期的封建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但是随着封建体制的瓦解和新中国的成立,在近几十年来,全州的传统婚俗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州男女开始自由恋爱,虽然这时还存在“介绍人”,但介绍人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远不如先前的媒人重要,婚姻关系能否最终建立,完全是看男女双方的意愿,父母也很少加以干涉,男女交往逐渐开放。到九十年代,连介绍人也不需要了,男女之间完全是自由恋爱,全州人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建立起了婚恋新风尚。另外,男女之间订婚也不再受“八字”的限制,除了少数农村人还信“八字”外,一般都不再“合婚”。

第二、解放以来,全州人结婚送礼逐渐变得淡泊,男方不再需要丰厚的聘礼,女方也不再需要丰盛的嫁妆。前来庆贺的客人的贺礼也少了许多,尤其是解放初期,全州很多男女的婚礼非常简单,只是简单地请几个要好的亲友吃顿饭,有的甚至直接搬到一起住就算成婚了。但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又开始大兴盛宴和送礼,很多人兴起了新式婚礼,宴请宾客去酒店宾馆,参加婚礼,热闹一场,亲友送礼也只送红包,而且红包日益加厚。

第三、全州传统婚姻关系中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妇女地位的逐渐提高,在传统婚姻关系中的男尊女卑、婆尊媳卑的家庭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三从四德”逐渐消息。全州的女子在家庭生活中不用再唯命是从,更不用再事事听从家婆的安排,受家婆的压迫和管制。但这样也出现了很多婆媳不合的现象,以前纵然是家婆严厉,但因为媳妇懂得尊重和孝敬,因此家庭生活也总算和睦,但现在由于有些女子缺乏对婆婆的孝心和包容之心,反而致使家庭矛盾加剧。

第四、“花轿”的演变。在全州传统婚俗中,每个待嫁闺中的女子都向往着能坐上八抬大轿,对于女子来说,那便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和荣耀。但解放以后,轿子作为一种封建残余,也随着封建体制的崩溃而消失了,于是,女子出嫁便只能靠步行。到1965年左右几年,流行复古,全州的轿子又出现了一段时间,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全州的经济也出现了腾飞,人民生活富裕起来了,开始出现“以车代轿”,富裕一点的人坐面包车、轿车,车成为了现代的“花轿”。

第五、自从1950年国家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以后,全州人的婚事逐渐走向合法化、正规化。首先,表现在婚龄上,在旧社会,全州男女的成婚年龄一般是在十五六岁左右,而解放以后,婚龄则逐渐上升,但是在全州农村,七十年代以前,婚龄仍在十六到二十岁之间,与婚姻法的规定相悖。七十年代以后则多在二十岁以后成婚了,近些年,更出现了很多晚婚晚育的现象。但在八十年代以前,由于政府并不强迫登记,因此,在农村,很多夫妇都未曾打结婚证,有很多是后来去补办的。八十年代以后,婚姻法得到普遍宣传,全州男女结婚都自觉进行婚姻登记了。

三、全州传统婚俗礼仪的文化特征

综观以上,便是全州传统婚俗的整个流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新人完婚的整个过程中,虽然大致流程与中国传统的“六礼”一致,但有很多独特的细节,却显示着全州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

第一、全州传统婚礼具有很强的象征性、装饰性。从新娘上轿到拜堂,直至入洞房,每个程序都以象征性、装饰性的甚至较为夸张的动作、语言,求其义或取其谐音。满堂结彩,贴红对联,接亲礼、闹洞房,戏新郎等,其中都包含了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希望,过程极其讲究和繁琐。

第二、全州传统婚礼的宗教性。一对青年男女的婚事,从议婚提亲、合婚,到婚礼日期的确定,乃至婚礼大典的程序、形式,渗透着对命运、天意的信奉,神秘而不可理喻。像青年男女能否成婚,往往取决于偶然的因素,诸如生辰年、月、日、时、属相等;再则婚礼过程中,有诸多的禁忌戒律,它所宣示的是当事人对自己幸福的追求无法把握和主宰的无奈;同时,也是对生命起源、人自身生存状况的无知。

第三、传统婚礼对人际关系的整合性。一般传统的婚礼都是要“开筵受贺”,大宴宾客,是每个家庭联络人情,扩展人际关系的重要契机、手段;使建立于血缘、家庭、宗法的自然关系网络更巩固。在婚礼过程中,当事人只是家长导演的人际整合大戏中一个角色,任其摆布。青年男女没有自主权。

第四,全州自古重视教育事业,在婚俗方面也受到教育事业的影响。全州在封建时期就科名很盛,因此,全州深受封建思想和汉文化的熏陶。尤其是“呓诗”和贴对联,全州人闹洞房对“呓诗”的要求非常高,既要生动形象又要有文采,而婚礼中所贴的对联也非常讲究。一般接亲的对联,男家出上联,字数是单数(有时男家还得准备好下联)。女家答出下联,上下联合成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迎亲时一般男家还要写出文采很好的诗书路引。

第五,全州传统婚俗中,相当注重体现出女子要三从四德,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子,一定要以公婆为尊,顺从丈夫,要有好脾气,好品德,否则便会丢娘家人的脸,为人所不齿。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婚礼过程中许多出细节看出,如哭嫁时母亲的教诲、接亲时家婆不肯亲自出来见面的傲慢等。

第六、全州传统婚礼的功利性。传统婚礼的缔结,其实是变相的买卖关系,所谓纳“八字”、送聘礼,换言之,男方只有送聘礼,才能娶到妻子。而其过程中不时发生卖女纳财的悲剧;同时婚礼大典,大宴宾客,耗资甚巨,对中、下层老百姓家不胜重负,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第七,全州传统婚礼非常重视媒人。千里姻缘一线牵,这条非常重要的线便是那时的媒人。新娘在未嫁之前便开始做鞋,用以谢媒人。另外,在新人完婚后第二天,还要特地准备好五品(鸡、猪头、鱼、猪肉、鸭)和布料鞋子等谢媒。

第八,在全州的传统婚俗中,与中原汉族传统婚姻类似,当地有严格的同姓同宗不婚的习俗。虽然现在这种习俗已不再具有权威性,同姓同宗之间有通婚者,但仍有“五服”的严格限制。在全州按风俗,“五服”之内血脉相连是不准通婚的,但是“亲上加亲”的表兄妹、姑表婚和姨表婚仍然存在。

总之,全州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在封建统治时期就人才辈出,科名亦盛的古老郡县,自然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因而传统的婚俗文化也必然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同时也反映出全州人民勤劳质朴的本性。进入新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固然是普天之下人民的福份,新法制、新风尚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全州传统婚俗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毕竟传统婚俗展现着全州特有的地方文化与风土人情,也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正道。

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八卦米筛

米筛是闽南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能把新娘迎进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当地称之为“八卦米筛”。

说起“八卦米筛”,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唐朝以前,闽南一带一片荒凉,当地土匪常常叛乱乱,加上高山峻岭,土匪经常骚扰百姓。当时常有发生迎娶的花轿被抢或新娘被乱箭射中负伤之事,百姓常为此担心吊胆。

唐军来漳州开发后,百姓就将此事报呈驻军请示保护,因土匪出入出常,众人想无良策,此事传到京城,开国功臣程咬金就想出一条妙计来:可命军士用一面战斗用的盾牌挂在花轿前,如有乱箭射来,新娘就用盾牌来挡,可保安全无恙。此举一行果然奏效。众乡亲就把盾牌当成新娘的保护伞和护身符来广为使用。随著唐军与当地百姓的共同开发,漳州一带已逐渐太平昌盛,土匪也没那麽明目张胆了,已没再发生新娘被乱箭射伤的事了,因不存在危险,加上盾牌笨重不便携带,百姓就改用跟盾牌相似的农家用的米筛来代替使用。

为了与一般米筛有所区别,就在米筛的上面画上八卦吉祥图案,似如盾牌一样的避邪护身作用。这种传说至今流传最为广泛。

另一种传说,古时候,闽南,常有发生天狗来抢美貌姑娘的事,此事呈报朝廷,唐朝元老大臣程咬金就画了一个八卦米筛放在新娘的花轿前来避邪,因传说中天狗惧怕八卦图,所以就相安无事了。

现在为了便於携带,婚娶时改用一支八卦开头的花雨伞来代替八卦米筛的使用,一来图吉祥,二可遮阳挡雨。可是,在乡村婚礼中,备上一只“八卦米筛”来罩住新娘和放在床上来图吉利的习俗,还是必不可少的,成为一种闽南独特的婚俗习惯,在乡村民间中代代相传著。

崇尚红与甜:闽南人,以红为尊、为大、为喜、为吉。早年至今,办婚事,大喜日子,更是全家红艳艳。大厅、房门、大门要张贴新婚对联。新娘要穿红衫红裙,盖红头巾,穿绣鸳鸯的红鞋。新娘入门后,要特意给婆婆或女长辈插红绸春花,表示亲热和尊敬,向公婆敬茶要用红枣甜茶;大厅上要挂贴双喜的红绸喜帐。

甘蔗:在婚场中,摆放两捆有根有叶有头有尾的甘蔗,每捆甘蔗四或五株,用红绸扎着,体现婚姻成双成对,婚后夫妻恩爱,如甘蔗节节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