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后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后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分析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发展的现状、特点、规律、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进一步了解初中生对新课程改革后体育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等发展的要求,为武昌区体育课堂教学、课后体育训练和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为武昌区学校体育运动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指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中学是发展体育运动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探讨武昌区初中体育运动现状,对于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武昌区 初中生 体育运动 现状 对策

一、前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新的《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2002年秋新学年开始,新的课程标准已在各省市级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开始实施,武昌区已被列入实验区。就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一年的时候,本人对课改后武昌区初中生的体育运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对武昌区的课改工作和发展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直青春发育早期和中期,这一时期是体形发育的高速期,也是第二性征从出现到较为成熟的重要时期。研究此阶段青少年的体育运动状况,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整群抽样武汉市武昌区南胡中学初中部、二十五中、武汉中学初中部、华师一附中、陆家街中学、九中、十中、十四中、文华中学、武珞路中学共1100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来的《中国学校体育》及《中学体育与健康武昌实验区论文集》等10多种体育期刊。还参考了《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教材的有关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法
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研究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表》(见附表),对问卷的初稿征询了多位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然后对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问卷效度评价表
效 度 很合适 较合适 一 般 不合适
频 数 50 26 14 0
百分比(%) 50 26 14 0
从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题能反映所备调查内容,具有有效性。共发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回收率为90.9%。
三、结果与分析
(一)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对体育兴趣的分析
武昌区初中生对体育非常感兴趣的占56%,兴趣一般的占37.9%,不感兴趣的占6.1%(见表2)。其中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表2 武昌区初中生对体育的兴趣
非常感兴趣 兴趣一般 不感兴趣 合计
人数 560 379 61 1000
百分比 56% 37.9% 6.1% 100%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男生或女生对体育感兴趣的比例都随年级的提高而下降,但趋势不明显。(见图1)这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说明武昌区初中生对体育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这对武昌区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新课程改革很有帮助,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发展前景乐观。
(二)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有62.3%的学生是为了增进健康;有5.0%的学生是为了升学,其中初三的学生占90%;有8.4%的学生只是觉得好玩,另外,有24.3%的学生是其它的动机,在这里面有85%的人是为了增加体育知识和技能(见表3)。
表3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增进健康 为了升学 好玩 其它 合计
人数 623 50 84 243 1000
百分比 62.3% 5.0% 8.4% 24.3% 100%
从结果可以看出,武昌区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非常明确,首先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思想相吻合;然后是把它作为一门特长去发展。这也是现代社会形式的需要。该动机与现实的招生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相符合。我市从1998年开始实行中考体育加试,把体育成绩列入中考成绩总分,第一次把体育与升学联系在一起。
(三)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
1、参与的时间
调查结果可见(见表4),武昌区初中生除了参加每星期的二节体育课外,有绝大部分的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其中,有22.3%的
表4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经常 偶尔 不参加 合计
人数 612 334 54 1000
百分比 61.2% 33.4% 5.4% 100%
人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有62.4%的人偶尔参见,有15.3%的人不参加。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减负工程”的实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有所增加,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大大加强,他们会利用各种余暇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增进健康。初中生也必然会受这种社会大趋势的影响。
2、运动的时间
调查结果表明(见表5),初中生的运动时间不超过3小时,大部分在1—2小时。这与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不无关系,大部分学生家
表5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课后体育锻炼的时间
2—3小时 1小时 半小时 合计
人数 236 552 112 1000
百分比 23.6% 55.2% 11.2% 100%
长在学生做完作业后才让其活动。且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有早锻炼的习惯,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由于大部分初中下午有三节课,而且少数中学安排有一节补课,通常放学时间已到5点多钟,快到家长要求到家的时间。所以,他们没有很多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
3、运动的人数
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的情感内容已日渐丰富,集体主义情感、同志友谊感等逐渐加强。所以,大多喜欢群体活动,而不喜欢单独活动。调查结果(见表6)也与之相符。
表6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时的人数情况
单人 多人 集体 合计
人数 227 542 231 1000
百分比 22.7% 54.2% 23.1% 100%
(四)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结果显示(见表7),学生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是球类,观察表明其中足球与篮球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其次是游泳,随着极限运动和一些新新体育运动项目的新起,攀岩越野运动也逐渐受到学生们的青睐;同学们最不喜欢的是田径,因为它枯燥、单调、乏味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学生怕苦、怕累也是因素之一。这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符。从结果分析看,都基本符合现代各体育项目的体育人口特点。

表7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田径 球类 攀岩越野 其它 合计
人数 85 577 157 281 1000
百分比 8.5% 57.7% 15.7% 28.1% 100%
四、影响武昌区初中生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课堂教学因素
1、教材问题
教材的魅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投篮的命中率等等。调查结果表明(见表8),
表8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喜欢的教材内容
球类+素质 素质练习 自由活动 合计
人数 644 34 322 1000
百分比 64.4% 3.4% 32.2% 100%
有绝大部分的人喜欢球类,而讨厌素质训练。这是符合上述说法的。新的《体育与健康(7—12)》课本就加入了许多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增大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
2、教师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生主体性学习理念被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独统教坛的局面被打破,一种自主、平等、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在体育课堂呈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学习者。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从独断专行的统治者变成民主合作的人民教师。调查结果(见表9)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应与学生保持民主合作的关系。
表9 武汉市武昌区初中生最喜欢的教师类型
民主型 放任自流型 仁慈专断型 强硬专断型 合计
人数 903 71 26 0 1000
百分比 90.3% 7.1% 2.6% 0 100%
3、学生问题
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武昌区初中生中有66.8%愿意每周上3节体育课,30.4%愿意每周上2节,只有2.8%的学生愿意每周上1节。其中,有12.4%的人表示上体育课时严格要求自己,有69.3%的人对自己是有紧有松,只有2.0%的人对自己没有要求。这些数据说明,武昌区初中生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体育课,这对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余暇体育因素
1、家长问题
这时期的青少年,虽然已经进入青春叛逆期,但还属以早期。因此,家长的意见还是会左右学生的行为。结果表明(见表10),有85.7%的学生家长支持孩子参加课后体育锻炼,只有7.2%的学生家长不支持孩子参加课后体育锻炼。其中,有78.3%的家长是怕影响学生学习。综上所述,学生家长还是很清楚体育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的影响。这对初中生的健康很有帮助。
2、学生问题
(1)个体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见表2)
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因。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是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的,其产生的原因除取决于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明确的锻炼目的、周围环境的运动氛围等主观因素外,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个体在主动的过程中情感体验,即个体能否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否有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满足感,能否产生重复再运动的欲望等。
(2)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坚持参加余暇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结果表明,1/3的学生对课后体育锻炼持积极态度,近2/3的学生的态度一般。
(3)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
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学生进行余暇体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关键。调查表明,有近3/4的学生已掌握了至少一种运动技能。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武昌区初中生在以后一段时期内体育运动状况较为乐观。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较为浓厚,这是武昌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宝贵财富。
2、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健康意识。
3、学校课程安排较多,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偏少。
4、学生意志品质较差,怕苦、怕累的思想比较严重。
5、应试教育还在影响学校体育。
6、新课程改革事实工作效果比较明显。
(二)建议
1、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实行“素质教育”,加强新课程改革力度。继续开展“减负”工程,增加学生课后活动时间。
2、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与组织纪律的培养与提高。
3、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特别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体育宣传,争取家长最大限度的支持。
4、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敬业爱岗、塌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5、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正确掌握运动技能基础上,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终生受益,这样就可以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方面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实行体育课外活动俱乐部,对学生进行专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养。
7、加大基础建设,改善学生体育运动环境。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夏峰,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中国学校体育,2001(五):1
[2] 姜红卫,体育教师在学生主体性学习中的作用。中国学校体育,2003(三):67—68
[3] 祝蓓里等,心理学教材(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3—404
[4] 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