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和谐的人性——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功能


塑造和谐的人性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功能

南京市六合区八百桥镇初级中学   张红军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形象把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称为地球村的村民,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已被日益发展的高科技拉的很近,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如何相互适应已显的十分突出。初中生位于个性转型的重要时期,而教育无疑是个性塑造的重要手段,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采用特定的方法促成其行为良好和社会适应。在强调人本主义的今天,在推进新课标教学的现在,这无疑是一条探索教育发展的新的思路。

关键词:德育 塑造 人性

一,  引 言

江泽民总书记在一些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指出:我们国家,正由“法治”逐步向“德治”过渡。即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这就无形之中给广大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品德修行,使之符合社会的规范和国家的要求。随者《公民道德教育施使纲要》的施使,再一次表明,我国强调道德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历史要求,就显得尤为突出。体育与健康学科,由于学科自身特点,其本身有较多的功能。本人试图从其个体社会化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促使未来社会的主人——现在的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使学生道德品质与时俱进,符合社会、时代的要示。完善与丰富个性,进一步和谐学生人性,促使其转变为社会化的人。这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的要求,也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

那么,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呢?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位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人刚出生时,只是一个生物的人,要使之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被社会或群体所需要的人,他就得学习群体的规范,知道社会或群体对他们的期待,从而逐步具备作为这一社会或群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体育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  论正过程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如何和谐学生的人性,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功能:

一、教导学生基本生活技能,为其个体社会化提供前提。

人是本能比较缺乏的动物,刚出生的人生理上几乎完全不能自理,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连最简单的坐、立、走都不会(许多动物一出生就会走),因此,人的基本技能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初中生正外在人生重要转型时期,其生、心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加上独生子女的弱爱,使得他们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能力极其缺乏。这对他们形成社会化的人造成极大的阻碍。为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适时的结合课的内容,采取相应的手段,使他们基本活动技能得以加强。在具体初一年级教学中,本人增加了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游戏内容与比重。使他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了走、跑、跳、攀、爬搬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技能的理解。从而提高他们基本活动能力。同时初一学生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和“模拟生活状态”等各种活动。模仿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角色和行为,学习适应社会生活,提高对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如:“抢救遇险者”和“IT时代”等两个自编游戏。前者,旨在教会初一学生基本自救与抢救的技能;后者,通过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氛围,让学生想象末来,发展学生空间思维。另外本人还通过中长跑及障碍跑,等各种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身体活动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场地器材的布置,有助于他们掌握更加的技能(包括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个人品质,如坚忍不;,谦虚好学;诚实;关心他人与集体;有远大志向等等。有了这样一些良好的品质,其转化为社会化的人才有可能。

二、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为学生个体社会化提供条件。

青少年的成长与社会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形的社会中,每个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管理自己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指导成员工作的章程。以作为理想的活动准则或社会规范。社会通过各种媒介,教导青少年遵守社会规范,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感、责任感,培养人们未来的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本人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加规范于无形之中,通过师生互动来和谐师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为其个性的转型,提供了必备条件,具体分为:

A:加强规范教育使有形的规范,寓于无形之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的,有一定约束的教育活动,又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学生参与下进行的育人活动。本人采取值日体委制度,即在课中让每位学生轮流当体委,体会“管理者”的角色与规范。既培养其管理能力,又使其对纪律和规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他们明白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的入世,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明显,既竞争又团结,是这两者间有机的组合。

B:加强课的互动性,发展学生人际关系。体育与健康课是一个小的“社会”互动场所,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特别是在激烈对抗较强的教学中。学生角色变化较快,一会儿是角色的观众,即参观者,一会儿是角色的扮演者,即参加运动项目。在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交互作用更为频繁。会不时地对学生提出思想的品德方面的考验。为此,本人在教学中,经常加入一些这类项目,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篮球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的之后,举行分组半场淘汰赛,并让学生自己做裁判。在短距离教学中,采用分组击掌接力决胜负的办法,等等。这就对学生提出了,对方犯规时是毫不计较,还是“以牙还牙”,裁判误判时,是大方宽容还是斤斤计较,集体配合不够默契比赛失利时,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所有这些都是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良好契机,是使青少年 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一种强化。所以,本人有时认为,只要这节课师生互动性强,其课堂氛围就会很好,教学效果就能圆满完成,就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充分融入课的角色中,且这个角色是随着课的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学生体验到多个角色的新奇感,从而产生角色扮演过程的愉悦。即使相处不好的学生,可能因为角色扮演的相同,而和好如初。进而和谐了人际关系,愉悦身心,完善学生个性,丰富学生人性,促使其社会化朝良性方向转化。

第三、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为学生社会化提供文化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这么说,人类的延续就是人类文化的传递。现代的文化传递、传播,不仅使个人及其行为社会化,而且使整个人类活动愈来愈依靠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知识,是体育的文化范畴,它在人类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会向青少年传授人类文化遗产中,有关身体健康和体育运动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这些相关知识是使青少年学会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前提条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必要在青少年时期就使他们懂得怎样才叫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学会有益的本领,并且通过传授这些知识,不断地发展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他们享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引导:

1,以课本为蓝本,博采众长,将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充实到讲授中去,使讲课内容更加丰富,涵盖的面更广。体育与健康理论课内容广泛,涉及体育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本人在课前广阅博览,认真学习,涉猎多种科学知识,在有限的课时里,优化课的结构,合理讲解,使学生对所授文化知识,有较高的掌握。

2,结合实际,有的放失,在教学中引用一些准确的,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沉浸在体育文化氛围内,去畅游体育文体的博大精深,同时结合校本中的体育部分,给学生传授身边的体育文化,让其有更直接的感染。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人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法,采用投影、实物、图片等手段,调动学生对体育科学知识学习兴趣,使其主观想学。

4,采用考核和竞赛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使其对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认识。

通过上述手段,使学生对体育文化的知识,有了较好的掌握,这对培养学生全面的文化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为学生个体社会化提供重要的文化基础。

结  论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实践,并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基本生存能力,与同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及掌握体育与健康文化知识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这表明学生个体社化是朝着良性方面发展,这对和谐他们人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学生个体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人性养成过程,涉及到各个学科、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齐抓共管,本文只是从体育个体社会化功能这一角度来阐述,体育与健康教学如何塑造学生适应时代的道德品质要求,进而丰富学生个性,和谐人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新的课程理念鼓舞下,在“健康第一”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广大青年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鼓足勇气,勇立潮头,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中,即要张扬学生个性,使其健康成长,又要使其个性化,符合时代要求。即所谓,即要专,又要红;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两者兼得。这就是本文所作的一点尝试。

 

 

 

参考文献

《教育社会学》     鲁洁主编

《体育概论》       曹湘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