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初探


  :“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本文从其起源、发展、分类、使用以及具体实施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求教学工作中更加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  方式  探索

 

“合作学习”是完成学习和认识中,师生在兴趣、情绪、目的和努力方向的一致性,同时它也是师生(生生)交往的一种形式,又是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是一个亮点,也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能有效的解决教师大面积授课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能够弥补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以便发挥出最大功效,服务于教学。

1.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于8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受关注,于8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90年代在一些学校中开始尝试使用,但真正在我国引起重视还是在本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可以是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是对集体教学的一种补充,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增进社会技能、社会情感以及创造能力,在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2.合作学习的分类与使用
2.1在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2.1.1两人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又称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两个好朋友搭配是这种典型形式的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形式易于组织,且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好朋友关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上讲,都是同学关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健美操、太极拳的复习课,让学生自由配对,互相学习、纠错,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教学效果非常好。

2.1.2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大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要求。关键是小组分配,指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怎样选择小组长,及其小组长如何开展小组活动。下面把常用的分组模式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分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组方案:“稳定分组”,即分组后保持较长时间,按照学生的健康、性别、体能状况、体育成绩等因素,划分为较为稳定的小组,可作为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学习单位。这种分组的特点是体能基本相同,爱好和技能可能不同,但便于对同一组采用相同的计划,又便于对不同小组的区别对待。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在一个教学单元教学中采用,一旦单元教学结束,小组也随之解散,有三种分组方式:按技能水平分组,其特

- 1 -

点是技能相同而爱好不近不同。例如在游泳教学单元中,把会游者和初学者分为两个小组,教师用不同的要求对他们上课,能使会游者水平提得更高用时却短,用更多的教学时间来教初学者,使初学者的能力提高更快。按爱好相同分组,其特点爱好相同技能却不近相同。例如在球类教学单元中,同时出现篮球、足球和排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项目,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技能和体质都会有教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真正体现。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其特点是体育技能、爱好均不同。这种分组的目的是扩大组内差别,让技能好的帮助技能差的,让兴趣浓的培养兴趣淡的,发挥同学们之间的帮带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改善了人际关系。“灵活分组”,灵活分组与阶段分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续时间更短,仅在一节课中出现,随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种分组方式:按技能水平分组,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例如跳高教学中,在四个跳高区域设四个不同高度:70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师提出要求凡能跳过7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个高度,以此类推,连续三次跳不过去的,回去跳低一级别的高度。这种临时性的分组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在使用这种分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按技能水平好坏搭配分组,可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一节广播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把已经掌握的同学和尚未熟练者编成一组,让会的教不会的,使小组内的学生间互帮互学互评,能缩短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随机分组,这种小组也是在一节课中出现,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跳长绳活动等。

2.1.3全员合作教学。它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全体成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课堂全体成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一般在教材难度较大的新授课的教学中采用。

3.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法

3.1加强教研组组员之间的教学合作,体育教师在知识、技能、气质、年龄、性别、运动专长、教学特点与教学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个教师在教学上各具优势,为了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教学优势,形成教学合力,发掘教学潜能,在体育教学中实行优势合作,共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优势合作充分体现出群体效能,各尽所能,分工合作,能者多劳,优势互补等功效。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实行优势合作教学能充分利用每位教师的运动专长,使教者能发挥其所长,使教学更专业化。对于学生来讲可以学到更多、更好的运动知识和技术。优势合作教学小组的成立能发挥出体育教师的群体优势,收到“1+1>2”的教学效果。
3.2注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
 由于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应指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思维方法,选择学习方法,促使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提出创造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实施主体创新性活动的关键。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感知问题,自主尝试,通过

- 2 -

大胆假设、检验;通过讨论、师生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考虑学生主体价值的

发挥,又考虑教师主导与主体价值的展现,师生之间相互促进,激活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武术学习活动中,传统教学只要完成一定的武术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武术,并掌握一定的成套组合,而合作学习的教学既要完成一定的信息量(教学内容),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给学生开列错误动作的运动处方,半成品的创编、表演、动作设计等新颖多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维,丰富想象,又能大胆实践等,各展所长,教师在学生有争议时积极引导,引导解决疑难问题,而不是在学生不懂时和盘托出,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息量,又突出了教师的作用。

3.3引导学生之间的小团体合作
小团体合作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机会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伙伴交流自己练习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练习网络。这种教学情景,对于体质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伙伴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这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发挥其特长,充分表现其认识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从中找到乐趣,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

4.合作学习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找准位置:教师的主导性应体现在针对教材内容,适时选择重点操作练习,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鼓励。如发现未曾预料的问题,要及时调整解决。教师同时还是巡视者和协调者,以确保正常课堂秩序,及时协调好团体之间的关系。

4.2做好准备:教师课前必须设计好学生行动路线,各团体练习的位置,把握教材的重点,熟悉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才能精心选择有效的练习方法,才能做到课上及时辅导,从而提高小团体合作教学质量。

4.3重点培养:在小团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领头人”的培养,教会他们组织伙伴练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团体都紧紧同教师联系成一体。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8
[2] 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2.2
[3] 《中小学管理》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第9期
[4] 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
[5] 李伟民.《体育课程与教法》.新华出版社.1998.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7]《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8]《体育与健康》重庆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