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养生得长寿


从容养生得长寿

  何谓从容,顾名思义,即舒缓、冲和、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通俗地讲,做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不慢不怒,不惊不惧,不暴不弃;虽遭挫折而不沮丧,虽然成功而不狂喜。这种从容不迫的人长寿者居多。从容,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气度、修养、性格和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和谐、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从古到今,众多长寿老人,大都是性格开朗,从容处世。庄子曾经一边卖着草鞋,一边坦然而论他对世界的看法;苏东坡仕途坎坷,即使在遭贬的路上也不忘记把肉烧得有滋有味;着名人口学家马寅初,一生历尽艰难,可他坚持真理,处世乐观,遇事从容。他曾写过一联用以自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他于101岁仙逝,正是一生从容自若的心境,使他虽处境多难而能长寿;大学问家梁漱溟的座右铭是:“情贵淡,气贵和。”他一生淡泊,不尚奢华,几经大起大落的磨难,竟活到95岁高龄,这与他从容态度是分不开的。寿享百岁而仙去的张学良将军,幽禁半个多世纪后才获自由,但他心胸豁达,笑对逆境,以天下为己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乐观情绪和从容处世的生活方式,为世人叫绝;毛主席“暮色苍芒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诗句,反映了—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在内外反动势力猖獗的情况下,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和超凡气度,堪称大智大勇、从容不的典范。

  从医学上探根求源,从容之人能相对地保持心态平衡,较好地协调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的关系,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处于一种有规律的缓释状态。因此,从容之人的心脑血管和其他器官受刺激的次数也显着减少,气血冲和则百病难生,这是从容者多长寿的奥秘所在。从容的品格不仅有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而且确是安享天年的灵丹妙药。古人云:“君子坦荡荡”。为君子者。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惟其如此,才能做到豁达开朗,从容应变。从容的反面是急躁。有位老者意味深长地告诫世人:“急躁什么呢?用不着家住四楼,人还在一楼就掏钥匙,用不着距离厕所还有300米就拉开裤子;用不着看车流不断去横穿马路,总有车子稀少的时候。”紧事慢为,从容才能有序,从容才能洒脱,从容才能赚得健康长寿。“老年万事等闲看,阴晴圆缺顺自然”,人能从容处世,方能善待真实的人生。

  老年人如何持久地坚持从容养生,重在把握好以下六个要素:

  ·乐观处世

  笑口常开,笑对未来,保持乐观心态,抛开忧郁,烦恼和一切不顺心之事,以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处世,无疑是从容养生的第一要素。

  ·忌于过度

  情志过分会造成七情内伤,进补过分会产生补品综合症,运动过分会造成运动伤害。所以,从容养生就必须把握好度,做到合理自然。

  ·行事缓慢

  老年人身体逐渐衰老,神经反应不灵活,行动要缓慢。快节奏的生活,易使老年人精神紧张,容易引起高血压、脑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所以老年人一切行动宜缓慢,切忌紧张或快节奏。

  ·生活规律

  老年人多年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一定的规律性,如每天总按一定的时间起床、就餐、锻炼、看书报、睡眠等。如果突然改变这种规律,身体就不能适应,容易生病。所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要顺应生物钟节律,不可骤变。

  ·待人谦和

  老年人由于大脑细胞逐渐衰老,思维能力降低,容易激动起来,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发怒,影响健康。所以老年人与周围人和睦相处,诚恳谦和,襟怀宽广,坦然大度。

  ·得失淡然

  志得意满时,骄傲自大尤不可,仍需心谦,不狂妄,不忘乎所以,大喜也会伤身。身处逆境时,切忌自暴自弃,极易损心伤身。人生一世,往往失多于得。失意之时,可想不如我之人,想能怨尤自消之事。最好是无得失之烦恼,心境通明,正确对待失意,泰然处之,平平淡淡仍从容。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