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健康体验”套走老人7万多元


  说是免费体验、免费旅游、免费赠送,实则是诱导老人购买调理品;打着“获国家××科技成果奖”或“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等各类旗号在电台、社区、公园、宾馆大肆宣传产品疗效,实际上却是温柔的陷阱。近来,沈阳市消协连续接到老年消费者或老年人子女的投诉,诉称部分调理品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抓住当今老年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渴望晚年身体健康、长寿的普遍心理,采用各种方法骗取老人信任,大力推销其产品,甚至肆意扩大调理食品的功效,诱惑和误导消费者,给老年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免费健康体验”骗老人7万多元

  消费者李女士今年70多岁了,身患尿毒症、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今年3月份,她老伴偶然参加了某调理品公司举办的“免费健康体验”活动。活动期间,该公司销售人员极力向她老伴推销一种调理食品,称该调理食品“可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及血脂,预防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脑溢血、脑软化等症”,她老伴禁不住销售人员的劝说,花5040元购买了6瓶。

  随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销售人员采取买3大盒(一大盒含6小瓶)赠3小瓶、免费赠送旅游、赠送食用油等方式,诱使老人又先后购买了90多瓶该调理食品,总计花费7万余元,后被儿女发现。经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得知,该调理食品主要营养成分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保质期为18个月,每天最大用量不超过25克。根据该规定,李女士老伴购买的调理品,就是老两口一起吃三年也吃不完。于是李女士儿女找到商家要求将寄存在商家的剩余调理食品退回,可是商家就是不给退,还让老人家继续服用,无奈李女士儿女投诉到了消协。经调解,商家最终同意将剩余的5万多元货款退给消费者。

  老年人勿轻信“产品功效”

  沈阳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逐渐老化,身体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并且大都是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因此,许多老年消费者总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购买各种调理食品,希望病情能改善和根治,这种心理常被商家利用。为此,沈阳市消协再次发布消费警示,调理食品不是药品,它对保持身体的健康只起辅助作用,并不能替代药品,因此老年人应当理性地对待和购买调理食品。

  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所谓的“产品功效”、“疗效”、“药到病除”、“国内首创”、“一个疗程就见效”、“治愈率为99%”、“专治疑难杂症”、“无效退款”、“权威专家教授研制”、“某机构推荐产品”等虚假、夸大宣传,不能为治疗某一疾病而购买调理食品或用调理食品代替药品,以致延误治疗时间,加重病情。老年人确实需要购买调理用品,要根据需要适量购买,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被商家所谓的“多买多赠”、“限时涨价”等促销手段所忽悠而大量购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购买时索要购货凭据

  消费者在购买调理食品时一要看标志。调理食品的外包装盒上印有天蓝色草帽标志。二看文号。调理食品的外包装盒上标注的批准文号是“国食健字”文号,而药品的外包装盒上标注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文号。三看标签。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等内容。而调理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不得涉及功能主治和适应症,只能标注“调理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注意事项标明“不能替代药品”。

  沈阳市消协提醒,老年人不要轻易购买上门推销或无固定场所经销商的产品,也不可轻信街头巷尾身穿白大褂的“游医”和所谓“专家”的“权威推荐”,更不要通过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调理食品或药品,以免出现问题难以维权,必要时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www.sfda.gov.cn)查询调理食品或药品的相关信息。同时,购买调理食品注意索要购货凭据,仔细核对发票上记载的调理食品或药品的名称、数量、价格与实际是否相符,加盖公章字样与经营者名称是否一致,并妥善保存。一旦发生纠纷,便于向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