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广的胸怀度过晚年


宽广的胸怀度过晚年
 

  和广大普通的老年夫妇一样,我和先生华允璋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美满的。不同之处是,我们是再婚家庭,并有各自的子女。二十多年的携手生活,胸怀对双方子女的一片深情和对一些小事的理解与包容,我们成功处理好了这个“复杂”家庭的各种关系。

  1986年,先生的小儿媳生孩子遭遇难产。深更半夜,我紧急请来经验丰富的产科老同事,帮儿媳渡过了难关,安全产下一女。其后,我又根据产妇需要,做好饮食调理。1987年,先生的大儿媳妇患子宫肌瘤,在南京的诊所做手术,家中无人照顾。我们夫妻俩就一起到南京,儿媳的一日三餐都由我骑自行车送往诊所。1986年先生的小儿子去美国留学,1989年先生的小女婿赴澳大利亚工作,由于资金不足,我们夫妻俩慷慨解囊,解决了他们的暂时困难。先生对我的儿子也非常关心,总是嘘寒问暖,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儿子在杭州工作,经常来看望我们夫妻俩。正因为我和先生能正确处理家庭矛盾,珍惜重组的家庭,双方子女对我们的关心、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每逢节假日,我们这个大家庭经常相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工作热情到老不减

  除了处理好“复杂”的家庭关系,我们夫妻俩能有一个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还得益于对事业的一片热情、适当的身体锻炼以及合理的营养安排。

  先生是上海铁路局原总工程师,一生钟爱自己的工作,现在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但还是每天看书读报,十分关心祖国的铁路事业。他经常把自己的研究报告投寄到《科技导报》和《上海交通运输》杂志,并多次发表。

  我是一名大夫,退休后,我的工作热情和为大众服务的愿望在社区得到了延伸。在大宁路街道开展的星级文明楼组创建活动中,我根据所居住的15号楼组老年人多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创建了“调理楼”,经常出些关于疾病预防的板报和宣传画,增强了楼组居民的自我调理意识。我还为楼组设立了医药箱,配备了一些常用药物,居民们有个头痛脑热,不出楼组就能得到及时治疗。如今,“调理楼”已经成为大宁街道颇具特色的星级文明楼组。

  从2003年开始,我就定时定点为社区居民提供诊治咨询服务,五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2006年12月,“诸秀娟诊治调理工作室”正式挂牌,更坚定了我义务为居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每周二,我都会准时“上班”,为居民测量血压,并一一解答大家在健康调理方面的各种疑问。我还根据每个人的年龄、职业、身体健康状况等,提供相应的调理食谱,开出运动处方,让不少人从中受益。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居民,我还在社区学校开办了营养调理讲座,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营养调理知识,使不少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在这些平凡朴实的日子中,我也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养好身体精力充沛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身体是我和先生的必修课。每天清晨,先生在社区或在家里进行适当的活动,而我则到公园去跳交谊舞。今年我虽已79岁,但每天都精力充沛,走路腰不弯,气不喘。

  知识是长寿的秘密。我和先生的身体健康还得益于我的特长——营养调理,我经常钻研营养配方,为自己的身体添砖加瓦,也为社区居民送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