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上安村


上安村位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县范村镇东北部,是个小有名气的明清古村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并存的古老山村。

上安村地处太行山八赋岭西,距县城30公里。建村时间不详,据传应在千年之上。在清代之前全村人都姓牛,即使现在,全村400余口人中,牛姓人数依旧占90%以上。鼎盛的清康乾年代,全村千余户人家,人口达5000余人。在晋中市一代,凡牛姓人均由上安村迁出。

上安村不仅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更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文明古村落。三步之内,必有芳华。上安村就坐落在山卯之间。整个村子呈南北走向,背靠崖山,面临津水,是一块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

上安村地处典型的丘陵地带,古时交通不便,就是在今天,也只有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山村,上安村的祖先、前辈却创造了数百年的辉煌。古时的上安村,就像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古堡,村南有两道门(第一道门有吊桥),村北有三道门,村东有一道们,门门有人看守,大门一关闭,任何人无法进出。

为保村居平安和浇灌耕地,村外还有南北两眼翻井。翻井不同于一般的水井,它是一种用于改变水流走势、防洪的水利设施。当山洪袭来,洪水会跌入井中,再翻出地面以减势,同时改走他方,既不冲击村庄,还减少水土流失,为古代黄土高原上功效神奇罕见的水利工程。

晋商大院都为主人发迹后建起的巨宅,往往是一个村就这么一个院落,而在上安,全村都是豪宅,户户都是楼院。就这么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山村,解放初期仍有百余座楼房,且村内“公用建筑”配套齐全:如“村公所”、“更房”等。这些豪宅既有王府之气势,又有北方民居之特点,极有研究、开发价值。有人称,上安村就是北方的“周庄”。

上安村人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人的教化,村内曾建有三个戏台,十五座庙宇(佛爷庙、老爷庙、文昌庙、娘娘庙、魁星阁、三关庙、观音庙、吕祖庙等),这些庙宇均为家庙。

上安村宛若是遗落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砖石或者瓦砾,陈旧却释放着某种无法磨蚀的光泽,抚摸它们古老的纹理,看着那片被时光的风雨啃噬得斑驳陆离的土地,看着那些残缺不全的门楼、匾额、砖雕、石刻、墓碑,以及那些孓然遗立的残垣断壁和高大凝重的墙体,感到这里曾经有过的不平凡。

上安的旅游资源很丰富的,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人物、建筑、历史、风俗、农家乐等,景人合一、独具特色。

1、建筑特色

上安村完全是按照城池型建筑规划而建造的,村北三道门,村南有吊桥,村东西各有一道门。村西南大沟的沟头防护工程,初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整个工程布局科学合理,修筑坚固耐用,300多年来有效地阻止了沟头前进,至今保护着村庄道路和塬地的安全。

村内建筑类似于故宫建筑形式,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现保存较好的是当铺院和原上安小学所在的四合楼院,四合楼院为明代下窑上楼式建筑,其砖雕富丽堂皇,做工精细;总兵院是叠筑二层的窑洞,二层平台前石砌筑一溜整齐的花墙,煞是美观;村中央是建于雍正三年的过街戏台——三益楼,虽风雨飘摇,但古韵犹存;关帝庙照壁色彩鲜艳;村内石砌的坡道随处可见,多处古建筑的旧址、根基依稀可辩,沿着青石坡可看到往日村落的辉煌;旧址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高楼大院鳞次栉比,楼楼贯通,院院相连,几处高楼大院的院墙夹成深深的小巷,仰头仅见一线天,古色古韵,引人深思。

除保存完整的关帝庙外,传说有大小寺庙十几座,佛教有佛爷庙,儒教有关帝庙、文昌庙,道教有吕祖庙,还有魁星庙,龙王庙永宁寺,观音庙等,与村内的四合式楼院在土地改革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破坏。虽如此,但随便一找就可看见古迹,村民们用的门墩、嵌入墙的石碑、水瓮上的盖子是总兵执事的木牌等等,可谓名人名笔随处可见,皇家称谓多处显眼。民居多三合院、四合院,砖木结构,厢房均为一面坡,下雨时水会顺坡流入院中,由于缺水,人们取这样的建筑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所有老式建筑物的施工都极为精细,外表看上去比现在的红砖墙还要讲究,给人今不如昔的感觉。有些房山墙使用的是组合材料,砖墙砌跺,土坯砌墙,还有的或是砖坯交错或是外砖内坯。

村中散落的各种石碑和埋在金水河底的一百多块庙碑、墓碑等,记载着上安的许多人事,是了解众多上安人物和历史的重要物证。

2、崇文尚学,人才辈出

上安人祖祖辈辈注重道德与学问的修养,入仕做官者众多,,各种人才辈出。据粗略统计,在现有家谱所记载的不足家族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品级以上官员60人,贡生6人,太学生69人,庠生54人,廪生5人,武举人5人,增广生4人,科副榜1人,乡饮宾18人;有石碑记载的七品县官就有七百多个。另有石碑记载,上安村在明朝时出过几位阁老,清朝时出过几位一品大官和一品诰命夫人,乾隆皇帝的老师牛先年就是上安人,特别是乾隆年间还出了一位湖广总督兼总兵牛天畀,是满清王朝120位功臣之一,他死后,乾隆下令按照旗员一品大臣例赐,兵亲自为其撰写了祭文和碑文,审订了《牛天畀传》。县档案馆存有满汉两种文字写的青石碑御制碑文,他的画像至今仍保存在故宫紫光阁。

3、古代沟头防护工程

沟头防护在山西已有很久的历史,现存的古代沟头防护工程多建于明末清初。据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调查,太谷县范村镇上安村西南大沟的沟头防护工程,初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至今完好,300多年来有效地阻止了沟头前进,保护了村庄道路和塬地的安全。这项工程为跌水式建筑,用石灰浆砌粗料石建成,主体工程包括长5米、宽1.6米的引水渠道和高25米、直径1.6米的井筒式跌水,井口上方建有高1.35米、长2.3米的石拱涵洞,以防杂物和人畜落入,井下出口与下游沟道相连处也建有石砌拱涵和连接段,整个工程由土坝围护。在距井底出口70米远的沟道外侧,建有宽2米、高4米的石砌陡坡和翼墙,以固定沟道。据碑文记载,该工程曾经历3次改进,最后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纠众而后筑之”,3年建成,“波循故道,水害除矣;履道坦坦,行人便矣”。这项民间修筑的工程,捐资者312人,共捐银2693.5两,整个工程布局科学合理,修筑坚固耐用。

修建水井是用来防洪存水的。为的是一旦有较大降雨,地面形成径流,雨水会冲刷路基。由于水井修在路边,这里是周围的最低处,雨水自然会流进水井,然后缓慢渗入黄土地,这样就不会对路形成侵蚀,它保护了进出上安的一条进出道路。

山头修井,正如碑文开头所说,是无私、有识、有力的集中体现,三者缺一不可。这个工程充分展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历史久远,作用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