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操教学新法


      从2002年6月推行的全国第二套中小学幼儿系列广播体操是继第一套广播体操之后推行的又一套动作新颖、形式活泼多样的广播体操。它以其特殊的锻炼形式成为学校体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二套小学广播体操共两套(包括《雏鹰起飞》、《初升的太阳》),它以基本体操动作为基础,吸收了部分韵律和舞蹈动作,对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陶冶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形成完美动作的前提。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演示激趣法
      演示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自身表演,观看图解,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演示新广播体操。现代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探索、好奇、表现欲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新操教学前,可利用多种视听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当教师用娴熟自如、舒展大方、准确到位、富有力量的优美示范,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必然会引起学生由衷的钦佩与赞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演示新团体操表演,其宏大的场面配以热情奔放、豪情满怀、铿锵有力的主题音乐,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对新操的向往与渴求,为新操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分段操练法
      第二套广播体操是随着社会力、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在第一套广播体操基础上的创新与提高。它屏弃了以往一拍一动,四拍或八拍重复练习,动作要求“横平竖直,上下左右对称”等形式。在第一套操的基础上,第二套操吸纳了健美操,舞蹈和某些体育项目典型动作,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对每节操动作的速度、幅度、数量、时间和连贯性与协调性有了更细致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动作要求分段教学,制定计划。如小学第二套广播操《初升的太阳》共8节(包括预备节和7节操)持续时间为3分22秒(前奏22秒+3分钟操练),对其动作质量作了如下统计:
      序号 名称 速度 幅度 数量 时间 连贯性 协调性
      预备节 慢 小 8拍×2 7.5秒 小 低
      1 踏步运动 慢 小 8拍×4 15秒 小 低
      2 上肢运动 中 大 8拍×4 15秒 中 高
      3 扩胸运动 中 大 8拍×4 15秒 中 高
      4 体侧运动 中 大 8拍×4 15秒 中 高
      5 全身运动 中 大 8拍×8 30秒 中 高
      6 跳跃运动 快 大 8拍×10 37.5秒 大 高
      7 整理运动 慢 小 8拍×11+3拍 45秒 小 低
      根据上表《初升的太阳》动作质量指数分析,制订如下分段教学计划:
      课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低年级 预、1 2 3 4 5 6 6 6 7 7
      中年级 预、1、2 3、4 5 6 6 7
      高年级 预、1、2 3、4、5 6 7
      三、对比示范法
      对比示范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示范动作对比,。这种方法对纠正错误动作和提高动作质量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首先,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示范动作对比,在教学中教师先给全体学生做示范动作,简要讲解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分组实践练习两遍。接着让体育骨干做一遍示范动作,教师再做一遍示范动作,让学生将老师与学生的示范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这样,体育骨干在后面的练习中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动作质量,而其他学生也就加深了对动作的掌握、理解,在练习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动作对比。在新操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让体育骨干做示范动作,然后找出一名动作掌握较差,存在代表性错误动作的学生做一遍动作。全体学生对两位同学的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老师进行总结分析、讲解肯定正确部分,纠正错误动作,教给学生纠正错误的方法手段。这样学生就会加深对每节操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技术动作质量。在分组练习的过程中,体育骨干就会根据教师的要求,更好地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四、口令妙用法
      在新操练习时,教师和学生的口令穿插是绿荫场上动听的旋律,。教师呼喊口令除清楚洪亮外,还应在声调高低、节奏快慢上合理调配。教师的口令除数字口令12345678……/,还有语言式口令,恰当地使用语言式口令能增强口令的指挥效果和感染力,改进操的动作,提高做操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如在做《初升的太阳》“扩胸运动”一节操时,教师可根据动作要求将口令喊成“一二三拍(手),右手左手,二二三拍(手),左脚右脚……”。
      此外教师与学生齐呼口令进行操练,不仅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练习情绪,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
      五、儿歌记忆法
      第二套小学广播体操以形象生动的身体语言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做操的情趣、表达了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美好的内心世界。但由于该操采用了一些韵律体操和儿童舞蹈的动作,变化较多,在具体教学中出现了动作难记的现象。根据小学生对儿歌较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中边练习边启发学生创编儿歌,既加深学生对新操的理解记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新操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例如《雏鹰起飞》新操教学中为加深记忆我与学生共同创编儿歌为:
      预备:
      小小雏鹰学起飞,展开翅膀游蓝天;
      第一节:(上肢运动)
      离开妈**怀抱,追寻心中的理想;
      第二节:(肩胸运动)
      外面世界真精彩,你追我赶跳一跳;
      第三节:(体侧运动)
      我真棒,我能行,背起书包上学校;
      第四节:(体转运动)
      敲起锣鼓吹起号,我是雏鹰多自豪;
      第五节:(全身运动)
      我给树苗勤浇水,花儿朵朵笑开颜;
      第六节:(下蹲运动)
      知识海洋任我游,万里天空我飞翔;
      第七节:(跳跃运动)
      学会做人我快乐,学会创造出奇迹;
      第八节:(整理运动)
      小小雏鹰起飞啦!展翅高飞上云天。
      六、竞争激励法
      竞争的方式很多,有个人竞争,小组竞争,团队竞争。无论采用何种竞争方式,要达到动作的巩固与质量的定型可非易事。在教操过程中,我采用了“小老师竞争上岗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高、低年级学生学操进度不同,在高年级学生教操基本结束后,让高年级学生每人带领两至三个低年级学生进行教操训练,在规定时间,规定节数限制下,比一比哪位“小老师”教出的学生做得好,做得对。个人与个人之间,组与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甘认输的上进心和好胜心使每位“小老师”施尽浑身解数,专心指导每位学生。教的人要有真才实学,每个动作,每个细节了如指掌,才能应付自如;学的人在“小老师”的教导下为争第一练习起来丝毫不敢松懈。“小老师竞争上岗制”的推广不但提高了做操的质量,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每位学生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以上教学方法不仅适用新操教学,在其它体育项目教学中同样适用。只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