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概述-灾难及人群脆弱性分析


    一、定义
 
    有史以来,人类社会不断地遭受着各种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 的磨难。就不同的角度而言,灾难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因此 灾难没有一个统一、精确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最为普遍接受的定 义是由Gunn等人在1990年推出的:灾难是在人类与其生态环境 之间发生的,由于自然或是人为的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使 得这个社区必须采取异于平常的作为,且需要外来的资源才能应 付的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灾难所下的定义:任何能引 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损失、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条件 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 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援助时,就可称其为灾难。联合国“国际减灾 十年”专家组对灾难所下的定义则更为简洁,即:灾难是一种超出 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破坏。
 
    从灾难的定义中可知,不同灾难的定义都包括了两个共同的 要素:一是灾难必须是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性事件,大多数具有突 发性的特点)二是其规模和强度应超出受灾社区的自救或承受能 力,缺少其中任何一条都不称之为灾难。因此,灾难是相对的:由于不同社区的承灾能力不同,相同的破坏性事件对某些发展中地区可以构成灾难,但对另外一些发达地区则可能不构成灾难。
 
    二、种类
 
    大多数国家常规将灾难分为两大类,即:自然灾难和人为灾 难。两者往往互相渗透,有时很难区分开来。大部分自然灾难是 非人力可抗拒的,只能通过预防和抗灾来减轻损失。人为灾难是 人类疏忽或者蓄意造成的,大部分是可以预防和制止的。我国将 各种突发灾难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 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等,但也有些国家将灾难的分类更 具体化。
 
    (一)自然灾难
 
    自然灾难主要类型: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酷热、雪崩、 严寒、暴风雨与飓风、山崩与泥石流、传染病和海啸等。在近代灾 难史上,地震灾难是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难。上一 世纪,全世界因地震灾难造成的死亡人数达260万人,占各种自然 灾难死亡总数的58%,而受伤人数可达死亡人数的3倍。2010年 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突发7. 3级地震,造成约30万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 9级地震引发海啸,瞬间造成印 度洋沿岸国家24万人死亡,5万人失踪,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二)人为灾难
 
    人为灾难主要类型:核生化恐怖袭击、纵火、暗杀、劫持人质、 金融崩溃、难民潮、社会暴乱等。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本 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9.11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总数 高达2 996人,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 2 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2015年8月12日 23: 30分,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 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2015年8月 26日,事故遇难人数139人,其中消防人员84人。这是一起人为灾难,共有11名责任人被刑拘。
 
    (三)技术性灾难
 
    技术性灾难主要类型:航空事故、放射性事故、交通与铁路事 故、海难事故、溃坝、火灾和爆炸、通讯/卫星故障、环境灾难、严重 的水、空气、土壤污染、群体食物中毒、工业、电力和公共设施故障、 事故等。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 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原因是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电站人 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反应堆熔化燃烧,引 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泄出。苏联官方4 个月后公布,抢险人员共死亡31人;患急性放射病203人;从危险 区撤出13. 5万人)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 000多人死亡 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三、周期、分布及形成原因
 
    自然灾难的类型不仅多种多样,而千差万别,不同的自然灾难 的发生可能存在不同的(准)周期性特征。人为灾难形成规律与自 然灾难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技术设计或技术操作失误所 造成的重大灾难,它不是由人的故意或恶意行为所致;另一类是指 那些由少数人的恶意行为直接导致的严重灾难,如:恐怖袭击事 件,其产生可由社会矛盾激化、意识形态领域激烈冲突、边界领土 归属矛盾和国内外力量间对抗性冲突等原因所致。人为灾难的成 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受灾目标各异,成灾方式多样,灾难的发 生、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但不表现出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灾难的发生呈周期性。灾难周期可以分 为减灾、灾难准备、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四个阶段。减灾(mitigation) 是指通过认知灾难危险;性、人群和社会的脆弱性,从而通过减灾努 力预防和(或)降低灾害脆弱性、提高社会应对不可避免事件的能 力,降低灾难伤害和后果的过程。准备(preparedness)是指建立灾难应急反应程序或预案的过程。应急救援(response)是指在灾难 发生时,各负责应急反应机构根据灾难性质启动应急反应预案,整 合国家、军队各级应急反应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恢复(recovery)是 指在灾难发生后对灾难造成的损失、人群伤病、生活条件、社会秩 序和生产能力的恢复过程。每一种灾难均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 征。灾难流行病学是研究受灾人群健康状态、灾难事件的分布和 灾难发生的原因,从而预防和控制灾难中的健康问题的一门崭新 学科。灾难流行病学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研究和探索灾难的原因,并针对灾难原因进行减灾努力。灾 难流行病学为有效地预防灾难和(或)降低灾难伤害,探索控希^灾 难所致人群伤害和疾病的有效措施奠定基础。由于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水平低下、基础卫生资源匮乏、传统和新发传染病流行等, 导致灾难造成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当灾害程度超过公共卫生承 受能力时,可预期的死亡率会很高。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导致大 量人口迁徙,同时由于营养缺乏、水源污染、避难所拥挤和卫生条 件恶劣等容易导致各类疾病暴发流行。因此,灾难流行病学对于 发展中国家的灾难预防和控制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