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创伤性事件造成的后果(一)


    灾难/创伤性事件造成的后果常见为:①急性应激障碍(事件后1个月内);②创伤后应激障碍(事件后1个月以上);③过度依 赖酒精、药物;④性格改变。
 
 一、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定义心理创伤后一个月内出现的急性心理反应,以区别于那些遭受急性 创伤而后期可能发展为PTSD的人群。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及 分类标准(CCMD- 3)中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者命名为急性 应激性精神病。该类疾病是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 因,当事人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具有强烈恐 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警觉性增高、冲动、激越等,并伴有情 绪反应,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如目光呆滞、情感迟钝、不言不语、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甚至木僵,可伴 有创伤后遗症。当应激源消除后,症状往往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 1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但是,ASD在灾难后人群中发生率较高, 对社会影卩向较大,如处理不当,有20%~50%的人将由ASD转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
 
    人群ASD的发生率从6%~33%不等。同时,ASD的发生率 也受到灾难事件类型的影响,例如龙卷风幸存者ASD的发病率约 为7%,工业事故幸存者发病率6%,暴力袭击事件幸存者为 19%~33%。此外,ASD发病率的研究还受到研究者评估方法、 采样方法和研究人群等方面的影响。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2周后,利用斯坦福ASD量表发现江油市太平镇居民安置点的ASD 发生率为7.18%。
 
    (一)危险因素
 
    应激是ASD产生的必要条件。个体对应激的反应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创伤前易感素质、创伤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创伤后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灾难幸存者面临新的应激源时,有 创伤暴露史、PTSD史、精神障碍史以及倾向于体验分离症状的人 群更易出现ASD,具有抑郁‘清绪、精神障碍史、PTSD史、创伤暴露 史、重症监护治疗经历、死亡威胁感、疼痛等与ASD症状的严重程 度相关。低龄、既往无威胁生命的疾病、社会支持程度低、对诊断 沟通的满意度低是女性ASD的高危因素;儿童烧伤患者中静态心 律高、自我体像低、家长出现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则是ASD的高危 因素;精神疾病或酒精依赖家族史、家庭结构不稳定、性格内向的 个体在创伤后患有应激障碍的可能;性较大。
 
    (二)临床表现
 
    ASD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两个方面:
 
    1.意识障碍
 
    ASD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定向力障 碍、注意力狭窄、自言自语、表情紧张、恐怖、语句凌乱或不连贯、动 作杂乱无章,偶有躁动不安和冲动行为。患者语言理解困难,且难 以进行言语交流。ASD恢复后少数患者有遗忘现象。
 
    2.精神障碍
 
    多数患者表现为具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兴奋,主要呈 现激越、叫喊、乱动、无目的漫游,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其言语内容 与发病因素或个人经历有关;有时患者表现为情感暴发、四肢抽 搐,形如癔病。ASD少数患者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抑制,如行为退 缩、少言寡语、情感淡漠、呆若木鸡、毫无表情、久久呆坐等,有些还 伴有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神经系统症状。
 
    (三)治疗
 
    1.心理治疗
 
    对ASD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PTSD的发生。心理治疗中, 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一起与患者分析发病经过,指导患 者如何正确对待应激。同时,政府应给予有力的社会支持,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病情恢复。
 
    认知行为疗法综合了焦虑处理训练、认知重建、暴露治疗以及 治疗性家庭作业等方法并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提供给遭受重大灾难 的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的早期干预应在创伤后1周内实施,疗程 4~5次,对患者的再体验和抑有卩症状也有明显效果,用催眠法加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缓解再体验症状。
 
    2.环境治疗
 
    尽可能调整或离开使患者发病的环境,减少原来环境中存在 的不良刺激。对患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重新建 立患者的生活规律,培养患者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3.药物治疗
 
    为了促进患者的良好睡眠,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短期应用抗 焦虑药或催眠剂,常用药物有: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 5-羟色胺再提取抑制剂类新型抗抑郁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 虑、抑郁及创伤事件所引起的闪回症状;对精神运动性兴奋、幻觉 妄想为主的患者,可选择抗精神病药,剂量可依据患者症状而定。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使用最小的有效剂量,症状缓解后立即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