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灾区生存环境和卫生设施(一)-灾后卫生防疫


    灾难事件后继发传染病疫情,主要原因是灾区生存环境和卫生设施破坏,故灾难事件后,重 要的任务是迅速改善受灾群众的生存环境。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要改善受灾群众的生存环境,就需要尽快选择合适的居民安置点,恢复基本的卫生服务,提 供避难场所、清洁的水、充足食物和基本卫生设施(如厕所、垃圾场等),同时还应提供针对特定疾 病的疫苗,并控制疾病传播媒介,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控制许多传染病的发生。
 
 一、安置点的选择
 
    灾难发生后,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只能首先被安排在临时安置点,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临时 安置点将显著增加传染病暴发风险,因此,选择足量合适的安置点也是救灾工作的重要任务。一 般来说,居民安置点的环境应该尽量避免传染病相关风险因素的存在,也要避免传染病相关新的 风险因素产生。如果选择的安置点存在着诸如居住太拥挤、卫生条件差、媒介生物容易孳生等问 题,就会促进麻疹、霍乱、登革等传染病的流行。政府在选择安置点时要考虑交通运输的便捷性、 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以及清洁水源的可及性等因素。同时,安置点的选择也要考虑人员的不同类别,例如当地人口和救援人员。因为某些安置点环境可能对当地人没有影响,但是对流动人员 (如救援人口等)就可能造成传染病风险,这是由于当地人对当地传染病具有免疫力的原因。基 于上述因素,灾难后居民安置点的选择必须科学地组织,并考虑到居民的卫生学要求。
 
    (一)选择安置点的标准
 
    1)安置点不应选择在当地医学昆虫的栖息地、杂草丛生地,以及平坦、低凹有洪水风险的地 方,而应该选择在轻微倾斜、比较干燥但有树木覆盖的区域。
 
    2)有安全充足的水源供应:选择安置点最重要的是能够常年获得充足、安全的水源,而且水 源最好离居住地足够近,以避免长途运输带来的麻烦。
 
    3)有充足的地理空间安置各种设施和设立公共场所:安置点不仅要有足够的空间来安排当 前的受灾群众,而且能为卫生设施、水源设施、储存点、医院、食物供应中心、登记点以及将来的人 流等提供场所。
 
    4)安置点应利于自然排水:避免选择平坦、潮湿、低洼、河床、湖滩等不利于排水的地方,应 选择高于当地水源平面且具有一定倾斜性的区域。
 
    5)安置点最合适的土壤应是容易吸收人类垃圾的土壤。此外,土壤类型也能影响输水管 道、排水管道和路面修建等工程建设。
 
    6)交通便捷:在各种天气状况下安置点都应该有良好的路况,以便食物供应。
 
    7)如果可能,安置点应该有足够的植被。因为树木可以提供阴凉,避免土壤流失,提供地下 水,同时减少灰尘,但是必须破坏那些对人有毒和有伤害的植物。
 
    (二)安置点的布局和设计
 
    要充分准备营区的安置计划,使得营区的容量有较大的伸缩性,一般以每年3%~4%的人 口增长率来安置营区布局;要避免某些区域的过度发展,否则容易引起健康问题;原来分散居住 的人群,他们的生活习惯使他们不适应密集居住,要充分考虑这些人员的安置;营区设计还应该 考虑到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以便能够满足不同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人群的需求。表6 - 1是 营区设计中的一些要求,但是有时这些要求并不能完全满足。
 
          表6 -1 营区设计的卫生要求    
                 
编 号   项目内容                 基本要求     
--------------------------------------------------------                   
 1  每人的平均活动面积            30 m2                       
 2   每人的营区空间         3.5m2(寒冷气候时4.5~5.5m2) 
 3   帐篷之间的距离               至少2 m                       
 4  每个供水点的人数               250 人                       
 5   每个厕所的人数                20 人                        
 6   到取水点的距离             不超过150 m                    
 7   到厕所的距离                  30m                         
 8  取水点和厕所的距离           超过100 m   
-----------------------------------------------------------
                    
    (三)服务点的位置
 
    服务点的选择首先必须考虑马路和房子的位置,食物和水源供应点、安全保障服务点、救火 消防服务点、洗浴点等要尽可能位于居住点的中心位置,靠近马路便于交通;应该预先设定一个 应对霍乱的治疗中心,该中心必须远离别的健康服务设施,且处于一个不能污染水源的地方;应 该设计一个接待区域,当新的人员进人营区时要登记。
 
 二、食品卫生
 
    搞好灾区的食品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其关键步骤是抓好食品卫 生监督管理。一般而言,灾区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包括:①对不同渠道捐赠的食品进行卫生监 督和管理;②对灾区原有的食品进行清挖整理、卫生鉴定和相应处理;③对灾区生产经营的食堂 和饮食业单位进行严格的卫生监督;④做好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提倡卫生的取食方式;⑤以家庭 为单位预防各种食物中毒。
 
    (一)需要重点预防的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通常因食用巳死亡畜禽肉、变质的米饭和蔬菜食品等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起病急,一 般在食用后3~12h发病,部分在13~24 h,少数在48~72 h。患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细菌性食物中毒需要及时治疗,同时停食一切可疑食物,及 时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策略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
 
    2.化学性食物中毒
 
    一般因误食化学有毒物质(如农药、亚硝酸盐等)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快,潜伏期一般 在数分钟至1h,死亡率较高,需要及时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停止食用毒物或一切可疑 食物,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灌肠,及时使用特效解毒药进行病因治疗。如亚硝酸盐中毒采用美 蓝;有机磷中毒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或氯磷定等);砷中毒采用二巯基丙醇。
 
    3.有毒动、植物致食物中毒
 
    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食用苦杏仁、发芽土豆、毒蘑菇等有毒植物性食物均能引 起中毒;吴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如河豚)也能引起食物中毒。该类中毒的治疗方 法:一般仍是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及时采取洗胃等急救措施,同时采用对症治疗措施。
 
    (二)食物中毒现场的应急处理
 
    1.病例的紧急处理和报告
 
    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治疗。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食物中毒情况, 报告内容包括:中毒发生的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治疗情况以及可疑中毒食物等。
 
    2.中毒食品的控制处理
 
    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 毒食品。所有疑似中毒食品必须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后,才能食用。
 
    有毒食品需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环境处理措施。处理方法如下: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固体食品,可煮沸消毒15~30 mm后再进行销毁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 白粉消毒,然后废弃。餐具等消毒可用煮沸15~30 min的方法进行,也可用漂白粉、含氯消毒片 等消毒处理。对于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进行消毒(一份排泄物加二 份消毒剂混合放置2h)。环境处理可采用0.5%过氧乙酸进行喷洒消毒。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 性食物中毒时应将引起中毒的有毒食物进行深埋处理。
 
    (二)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救援食品最好是能直接食用的,且具有能防污染和易保藏的定型包装,如袋装密封食品 和瓶装饮料。
 
    2)保证清洁瓜果蔬菜的充足供应。禁止流动摊贩售卖无包装熟食品,尤其是散装熟肉、水 产品和切开的水果等;不准销售来源不明的食品及食品原料。
 
    3)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该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消毒后,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认可后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
 
    4)集体用餐单位优先配备清洁用水、洗涤消毒设备以及食品加热和冷藏设备等,并严格按 照食品卫生法执行。
 
    (四)开展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
 
    灾区环境不同于日常环境,受灾群众在灾前的一些取食习惯并不适宜,必须告知受灾群众哪 些食品不宜食用。包括: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腐烂的蔬菜、水果;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来源 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其他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及不能确认是否有毒的植物性食物(如蘑菇等)。
 
    同时,搞好食品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食品卫生意识。不要在简易住处集中备食和集体供 餐,不要购买和食用未包装的熟肉和冷荤菜;食品要生熟分开,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见场加 工的所有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在下次食用前必须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 接食用;炎热季节尽量避免对集体人群供应各种凉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