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灾难实例-海啸


    海啸(tsunami)是短期内强烈的海水波动现象,最常见的引发原因有海底强烈地震或火山爆 发,以及水下或海岸大规模滑坡。
 
    现有资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水下地震都可以引发海啸,其发生主要与海底地壳运动有直接 关系,如引起海底地壳运动的浅源地震可以产生海啸,而一些未引起地壳运动但强度较大的地震 却不会引起海啸,地震引起的混浊流也有可能引起海啸。海底地震、山崩、火山爆发等各种原因引 起的海底剧烈变动均可导致海洋水面突然上下起伏,其中具有较长波长和周期的波浪可从变动源 头像四周传播,当传至近海岸的海湾时,能量积蓄形成巨大的波浪扑向海岸造成极大的伤害。
 
    海啸的波长可达数百英里,且海啸的波常常并非单一波,而是一系列的水波,传播速度达每 小时几百英里,均超过了一般性海浪或风浪的标准。海啸的传播速度和海水深度的平方根成正 比,也就是说海啸发生的水深越深,传播速度越快,在太平洋的深水区内,海啸的传播速度可达每 小时500英里。一般海啸的第一个波类似巨大的海浪,形成壮观的景象,不明情况的旁观者常会 对这种景象着迷,而被随后袭来的巨浪吞没。海啸因为波长不同及海底地形差异,波与波之间的 间隔可为15 min到1 h或更长。因此在第一个或前面几个巨浪袭击海岸后会出现数小时的平静 期,形成海啸巳经过去的假象,使人们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太平洋沿岸为全球海啸多发地区,根据数据统计,约8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地区,而10% 发生于大西洋地区,其余地区占10%。海啸多发于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加拿大和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太平洋沿岸是地震和火山的多发地带。 位于北太平洋的美国夏威夷群岛平 均每25年受到一次破坏性海啸的袭击,日本是一个深受海啸危害的国家,海啸在西方语言中称 为“tsunami”,其词源即来自于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说明日本经常遭 受海啸袭击。自有记载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到猛烈海啸袭击达30多次,其中三陆、东海和南 海沿岸尤易受到海啸破坏。
 
    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遭受巨大海啸袭击,这次海啸是由距岩手县宫古外200 km的海 域发生7. 6级海底地震引起,最大波高可达24 m,有记录死亡人员27 122人。开始时,三陆沿岸 的震感并不是很明显,但30 mm之后海水迅猛上涨,巨大的波浪涌向海岸吞没了沿岸居民。 1933年3月3日,同地区再次发生8. 3级地震引发海啸,最大波高为25 m。此次海啸虽然与 1896年规模近似,但并未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死亡人数为3 000多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 吸取之前教训不断积累经验,在海啸发生时采取有效方式及时躲避,进而减少了人员伤亡。
 
    印度洋海域也广受海啸袭击,1883年,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异他海峡 因大规模火山爆发引起巨大海啸,最大波高35 m,第一波之后1 h内,第二、第三个后续波接踵袭 来,造成36 000人死亡。且海啸的波在海峡出口处随着水深急剧增加,诱发了调和波开始向全 世界波及,毛里求斯波周期为30~40 mm,印度洋沿岸各地为60~88 mm,非洲南端的开普敦为 60 mm。2004年12月26日,世界第二大岛苏门答腊岛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壳运动引发地震, 形成了有地震记录史以来全球第三大的地震海啸,地下断层为逆断层,震级9级。这次地震几秒 之内在海洋底部形成了一个百公里宽,上千公里长,几米深的大坑。其能量相当于100万枚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使印度洋周边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索马里和塞舌尔等十几个 国家受灾,20余万人死亡,600万人无家可归。2010年10月25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7. 2级 强烈地震,随后余震频发,遭受一连串地震冲击后再次引发巨大海啸。
 
    2011年3月11日,上述的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波高达37. 9 m。日本东北大学地震和 喷火预知研究观测中心全球首度针对海底地盘隆起进行了实测。该研究中心应用水压计进行了 调查,水压计设置于震源以东约100 km的海底,水深约5 800 m,位于海洋板块下沉至陆地板块 的交界处(日本海沟)附近。中心于3月24日回收水压计,继而推定海水面的变动幅度。研究发 现,此次地震使位于震源东端的海底地盘隆起约5 m,由于7级地震通常使地盘隆起约1 m,因此 这一大幅隆起被认为是导致大海啸的原因。截止4月24日,大地震和海啸确认约14300人死亡,仍有12000人下落不明。失踪群体中大部分被认为巳经遇难,而他们的遗体或被海啸卷人 大海,或依旧埋在震后废墟中。日本政府调动24 800名日本警方和海岸警卫队士兵进行大 搜寻。